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研制中国秘方终结洋油垄断》,如果您对研制中国秘方终结洋油垄断感兴趣,请往下看。
在一定程度上,润滑油的水平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民族工业水平的缩影。
作为润滑油家族的重要成员,齿轮油广泛应用于齿轮传动装置,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传递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年前,中国润滑油企业要做齿轮油,要向国外购买天价的齿轮油复合剂。
齿轮油复合剂市场被“洋油”垄断的历史是在伏喜胜和他的团队手中终结的。出自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这一科研团队独立完成的“齿轮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复合剂制备技术”一经问世,润滑油添加剂跨国品牌无一例外出现价格大跳水,直降一半。
伏喜胜向记者算了笔账:目前我国润滑油消费量每年已突破500万吨,保守估计,通过自主研发,打破每一级别润滑油添加剂的国外垄断,按照每吨添加剂平均降价5000元计算,仅此一项,可为国家节约12.5亿元。
不仅如此。因为润滑油油品质量的提高,机器使用寿命得到了有效提高,节约的维修成本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
这项令业界震惊的发明荣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润滑油界的第一个国家发明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研发团队在支撑着这项荣誉?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表面上看,位于甘肃兰州市西固区玉门街369号的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兰州研发中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占地不足百亩,大楼并不气派,实验室的条件也非一流……
在这个大楼的办公室里,43岁的伏喜胜说:“虽然发明者中我排名第一,思路是我想的,专利报告是我写的,但具体工作是大家干的。”
作为研发中心的主任,伏喜胜坦言:这个奖是三代人心血的积累,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取得的”,绝非一朝一夕一己之功。
这项名称颇为拗口的重大成果,得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从“七五”开始,国家就把齿轮油添加剂的研发列入科技攻关。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匡奕九担任这个攻关组的组长。1987年,年仅19岁的伏喜胜从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合成专业毕业,担任他的助手。
一干就是24年。伏喜胜和这个团队坚守了24年,执著地干了24年。“八五”攻关时,伏喜胜接过了课题组长的重担。
被喻为机械传动设备“血液”的润滑油,工业应用十分广泛。用专家的话说,“只要动的地方,就需要润滑油”。特别在军事领域,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润滑油,就只能被动挨打。齿轮油同时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研制难度最大、极难实现通用的润滑油品种。
正因为研发难度极大,不少人知难而退。但伏喜胜没有退缩。他喜欢干科研,对他来说,科研就是他的生命。他说:“没有搞不成功的科研。搞科研,好比爬山。很多人在快到山顶的时候就停止了,只有少部分人坚持了下来。没有持久的毅力,就无法取得大的成功。”
在漫漫科研爬坡道路上,课题组的科学家
好了,关于“润滑油”研制中国秘方终结洋油垄断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