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环渤海:成就中国经济“第三极”》,如果您对环渤海:成就中国经济“第三极”感兴趣,请往下看。
本网讯如果说,20多年前,“环渤海经济圈”在国人眼里还有些模糊,那么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环渤海经济区已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有统计显示,区域内的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和内蒙古拥有全国10%的科研人员和20%的发明专利,自2004年来累计促成各地合作项目1.2万余个,合作金额超过4000亿元。
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坚实的基础,加之雄厚的科研实力,无不印证了环渤海经济圈强势发展的巨大潜力,为此,中国经济学家形象地将其誉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转型升级重任在肩
2006年,一家总产值达73亿元的国有企业从山西太原迁至天津滨海新区。搬迁前,它有一个很具时代特色的名字“中国十三冶”,并占领了山西80%的焦化市场,但技术革新慢却使其难以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搬迁后,它更名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天工),5年中,企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先后获得了168件国内外专利,总产值突破百亿元。从黄土高原到滨海新区,中冶天工的故事是环渤海地区加强产业布局整体协调、依靠知识产权完成转型的一个缩影。
1986年,“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提出后,天津市率先联合环渤海地区15个沿海地市,成立了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2006年,联席会签署了“天津倡议”,提出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2007年5月,京、津、冀、鲁、辽5地知识产权局签署了《环渤海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自此之后,一个环渤海知识产权体系初现框架。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他高技术产业的转移上,滨海新区提出了环渤海区域内来津落户企业至少持有1件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每年安排5亿元设立自主创新资金。”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海山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目前滨海新区构建了以研发、孵化、产业化发展三大基地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转化体系,形成了自主创新高地。
在省际合作方面,北京积极与环渤海区域各地展开合作。2009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河北省知识产权局签署《京冀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确定了在立案、调查取证、证据互认、行政处理决定的承认与执行以及查处假冒专利案件的协作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一步加深合作;今年1月,京、津、冀3省市又签署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合作协议,确定了联合行动,对跨区域违法行为实施共同打击。
产业发展势不可挡
如何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作用,是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环渤海地区对此给出的答案是“重在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