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天津音乐厅里“唱大戏”“非遗”演出成主角》,如果您对天津音乐厅里“唱大戏”“非遗”演出成主角感兴趣,请往下看。
在多数老百姓的观念里,音乐厅是上演歌剧、交响乐等古典音乐的专业演出场所,是所谓“洋文化”的代表地标之一。因此,比起了解音乐厅来讲,更多的市民仅选择了与它华美、高雅的欧式外表合影留念,这种距离感,时来已久。可最近的一个现象,却打破了大家的传统观念,音乐厅变的离我们更近了。
音乐厅全力推广非遗文化
2011年的春节前后,观众在天津音乐厅欣赏到了熟悉的评剧、河北梆子、鼓曲,还有陕西老腔、苏州评弹、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甚至山西盲艺人带来的开花调,如此密集的中国民族音乐表演,在天津音乐厅实属首次,就全国的专业音乐厅来说也独此一家。此系列主打中国元素的概念,是想结合春节,把中国传统音乐再次进行宣传推广。其中除苏州评弹和河北梆子首次演出外,其余演出形式已经不止一次登上音乐厅的舞台,而观众的反响也是一次比一次热烈。据统计,中国魅力共20余场演出,有近万人走进音乐厅,观看了来自民间的音乐表演,而在被问到在音乐厅欣赏曲艺表演有何感想时,一位观众这样说:“很多人觉得这样的欣赏环境与节目内容不符,但我觉得蛮好的,首先是音响特别好,不用话筒就能清楚的听到;其次是服务,到音乐厅看演出有种尊贵的感觉。”
社会各界关注中国魅力
在音乐厅的观众席上,观众会不经意间发现领导或文化界名人就坐在自己旁边,天津文联副主席蒋子龙兴致勃勃的看了2月13日的《陕西老腔原生态作品演唱会》,认为音乐厅把非遗项目请上舞台、大胆闯市场的思路值得推广;天津美术学院的教授李志强听说2月15日有场盲艺人开花调演唱会,慕名到音乐厅来“考察”,寻找创作的灵感,甚至北京青年报一知名记者自掏腰包,购票来津观看中国魅力的系列演出等等,他们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支持者,更是推广者。
音乐厅的舞台会“变魔术”
音乐厅本是开放式舞台,并无幕布或遮挡设计,适合演出交响乐、室内乐等表演形式。因此,在中国魅力的演出中,需根据演出不同进行搭台或布景,音乐厅的一位舞台工作人员孔先生说:“这个系列有多场演出需要装台布景,比如昆曲《牡丹亭》和《西厢记》就对舞台有很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提前铺专业的地毡,另外还要摆放屏风作为乐队的遮挡,尽量给观众营造一种欣赏昆曲的氛围。”
坚持低票价,开拓大市场
据了解,中国魅力系列刚结束,五月音乐节就接触而至,甚至打开音乐之门、金秋音乐盛典、你好2011等音乐季安排都已提上日程。而且音乐厅全年的演出票价也在逐渐平民化,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系列套票八折优惠,学生证五折优惠,老年证六折优惠,并且还有音乐教师卡、爱乐卡等会员卡服务,希望能在回收成本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降低票价。
音乐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在天津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家开始关注这个即将2岁的艺术生命,希望音乐厅把更多优秀的节目带到天津来。
好了,关于“音乐厅”天津音乐厅里“唱大戏”“非遗”演出成主角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