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金奖背后]用知识产权构筑未来》,如果您对[金奖背后]用知识产权构筑未来感兴趣,请往下看。
记者陈建明摄影
每年产生30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年提交专利申请1600件以上,新产品、新技术对市场的贡献率大于50%……在第十四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联重科)副总工程师付玲在发言中提到的一串数字,备受与会代表关注。
日前,中联重科的“动力单元及其控制方法”和“起重机”两件专利摘得了中国专利金奖。面对这一出色的成绩,付玲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是创新和知识产权为中联重科20年来的高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潜心研发
突破“心脏部件”瓶颈
中联重科在此次获得金奖的两件专利中,1件是名为“动力单元及其控制方法”(专利号ZL201010145312.3)的发明专利。这一涉及重型装备“心脏部件”的发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据付玲介绍,国家战略性重点工程如风电、水电、核电和油田建设,均需使用重型装备进行吊装作业,但此类重型装备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严重制约着国家能源发展命脉。究其原因,在于重型装备吊装复杂、机构多,使得重型装备的“心脏部件”动力系统的控制技术异常复杂,这也成为我国长期未能突破的关键技术瓶颈。
为了攻克重型装备“心脏部件”核心技术难题,打破对国外该类产品的依赖,中联重科技术团队从2009年初开始,决定攻克重型装备动力系统控制技术难题。
“从立项起,我们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那段时间,对于项目组研发人员来说,业余时间加班,大家在一起废寝忘食地讨论、做实验是经常的事。”回忆起那段研发经历,付玲如是说。
辛苦没有白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11年初,中联重科技术人员独辟蹊径地解决了超大动力源合与分流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超重型装备作业时动力单元控制的新技术,并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后来,以该专利为核心,中联重科又分别在液压控制、电气控制等15个技术点上提交了24件专利申请。
重视创新
营造知识产权文化
创造了巨大市场价值的“动力单元及其控制方法”,只是中联重科众多专利中的一件。据悉,中联重科每年产生30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每年提交专利申请1600件以上。正是依靠自主创新,中联重科在2012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业绩同比下降的情况下,收入、利润实现逆势增长,同时还推出了全球领先的百米级混凝土泵车、2000吨级全地面汽车起重机、全球起重能力最强的巨型塔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等新品。而这一高速增长的基础,则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在中联重科,创新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付玲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积淀,如今,从提出需求,到立项,到研发,到成果验收,到技术产业化,中联重科都有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但在付玲看来,光有创新还不够,公司要发展,还需要知识产权文化的支撑。“知识产权文化不等同于创新文化,创新之外,还需要让知识产权的意识深入骨髓。”据付玲介绍,中联重科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知识产权队伍,在产品研发前、研发中和制造中全面开展分析和布局。如今,中联重科的知识产权文化已深入人心,知识产权体系已初步健全,每个人都自觉成为专利的申请者、保护者和实践者。同时,中联重科高层知识产权意识也很强,知识产权文化与风险控制理念已全面渗透到公司经营活动中,并已逐步将资本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成为企业发展的开路先锋。
“此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这是对我们企业创新工作的检阅,也是对我们今后持续有效开展创新与知识产权工作的一种鞭策。”付玲告诉记者,中联重科将在已有专利积累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推动行业发展,用知识产权构筑未来。(记者吴艳)
(编辑:朱杉杉)
好了,关于“中联”[金奖背后]用知识产权构筑未来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