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打击盗版图书成为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华为与陈春花教授事件发酵的过程中,当当网以尖锐的话语指向两家网络平台,认为盗版书店在相关平台非常活跃,引起关注。
应该说,不论是平台还是个体,对于盗版书现状,都有站出来进行批评和举报的权利。不过,正如潇湘晨报等媒体报道的,某些指责其他平台盗版书问题的平台,自家也常被媒体揭露盗版书乱象,而且消费者常常感慨维权不易。笔者有朋友就表示,在个别平台买书时“中招”过。某网曾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过倡议:拒绝盗版书,坚决主张正版维权。但几年来,由于盗版图书没有得到根除,因而人们也经常提起这个“梗”。这个听上去有点黑色幽默意味的“故事”反映了深层次中的尴尬。
对此,笔者同样有感悟。不少买书人纷纷买到盗版书,固然说明,现在的盗版技术比过去“强”了不少,以至于防不胜防,但另一方面,盗版书屡禁不止,甚至在局部还有泛滥迹象,使得消费者买到盗版书的概率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信号:盗版书总是能“破解”一些防范机制,对消费者进行颇见成效的“诱导”。面对这个局面,必须树立起众志成城、一致对“盗版”的意识,通过平台管理、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等多重手段,将盗版书驱逐出文化圈。单打独斗、各自出招,并不利于治理盗版书乱象。
当此之时,与其互相埋怨,不如携手共同抵御盗版势力。平台守土有责,这是当然的——每一个平台都应该如此。值得思辨的是,撇开自家做得如何不说,指责别的平台例如短视频平台成为盗版书温床,能不能立得住脚?显然,盗版书利用各种缝隙,四处钻营、勾连,这是必须看到的事实,但治理盗版书,必须建立起群策群力、团结协作的机制,从源头治理,从大局破题。慎提某某平台是盗版书温床、源头,从我做起,从整个机制防范做起,才是正确方向。
盗版书的确害人、坑人,令人愤懑莫名。应该说,盗版书的历史不短了,它们长期共存于正版图书所结成的“书海”中。在新媒体时代,它们不断利用各种新技术、各种新机会,伺机打入各个地带。盗版书由来已久,不是因为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兴起才出现的新温床,可以说,从互联网1.0时代到互联网2.0时代,都有盗版书的影子。例如,电商平台和网购兴起前后、短视频时代到来之前,盗版书就一直存在着某种畸形的“市场”。这种“体验”,可以说穿越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从消费者习惯网购之前到热衷于网购之后,盗版书都像蚂蟥一样“钉”在各种市场框架上,吸食着正版图书的营养和机会,败坏着文化领域的风气。但,与其说某种新技术、某种新平台导致盗版书猖獗,不如说,盗版书始作俑者实在“狡猾”且善于“学习更新”。
盗版图书总是在利用各种机缘“做大”。遏制这种势头的核心动力,在于每一个平台的守土有责、监管手段的更新——在大数据时代,盗版书的生产、销售、流通,必然流露出无法遮掩的线索。加强依法监管制度、升级防火墙,时不我待。扬州 陈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