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电视广告,近年流行起来的私域营销成为假医生和假专家的“沃土”。记者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梳理发现,2019年以来,国内法院终审宣判的在微信端冒充医学专家卖假药、销售“医疗服务”且被定性为诈骗罪的案件共22件,涉案金额高达1.9亿元,大量“话务员”冒充“假医生”,按“话术”模板“隔空问诊”,欺骗被害人高价购买假药或购买带有欺骗性质的所谓医疗服务。
毫无行医经验的“话务员”,摇身一变竟成了“专家”,以虚伪妄说代替医疗科学,这种啼笑皆非的荒唐闹剧,堂而皇之地出现在网络世界中。不少人因此搭上钱财,更有甚者,贻误病情、丢失性命。
实际上,“话务员”的行为不是普通的民事纠纷,已然升格为违法犯罪。明知公司在销售药品、食品等产品过程中让销售人员假冒医生专家,故意夸大推销的普通药品或食品的功效,误导被害人,为了赚取薪金,仍听从安排,按照话术欺骗被害人高价购买产品,满足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司法部门必须依照法律、重拳出击,净化医疗环境,不给欺诈者生存之机。
医疗领域专业技术门槛较高,“病急乱投医”的患者,当下常缺乏分辨判断能力,也就容易顺势被引入骗局。我们不能单纯地期待骗子浪子回头,只能寄望于监管者成为呵护公众健康的依仗,用最严厉的监管政策,铲除互联网医疗骗局的黑产链。
不禁还要追问,大量的“假医生”为何会通过“网络问诊”?湖南岳阳市中院作出的一则刑事裁定书写出了“答案”:武汉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本来是个电话诈骗团伙,法定代表人谈某“认为以拨打电话的方式诈骗风险大,决定转型为微商经营”。
倘若说,社交媒体刚刚兴起的年代,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尽完善,使得监管缺位,公众尚且可以“谅解”的话,那么在社交媒体愈发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的今天,再拿“野蛮生长”的互联网医疗骗局束手无策,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吧。
如今假医生借社交平台“东山再起”引爆公众关注,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无疑也提醒我们,治理任重道远,方式方法也得与时俱进。希望主管部门以此为契机,让治理走在问题的前面,运用最新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对互联网营销肌体来一次深度“体检”,不要等到社交平台假神医扎堆,甚至出现悲剧,再亡羊补牢。同时,社会对于互联网医疗所涉相关知识,也应适时科普宣传,让更多家庭避免上当受骗。
当然,社交平台能否杜绝医疗诈骗,关键在于监督制度有无全方位覆盖。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制度“立法”,让互联网营销特别是涉及医疗内容的营销,进入规范、良性的发展轨迹,使民众的健康与生命得到有效保护。
作为科学、法律之火照亮的地方,社交平台不能成为假神医的江湖,不可再让“话务员”的黑产链继续贻害人间,这需要相关部门和平台企业同向发力,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相信科学、擦亮眼睛。作者: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