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吉林省农业品牌体系基本形成,围绕农业的“五张名片”,吉林省在加强统筹推动和规划引领的同时,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相协调的品牌矩阵,重点培育出98个区域公用品牌、180个企业品牌、200个产品品牌。
目前,吉林省白金(大米)、黄金(玉米)、彩金(杂粮杂豆)、铂金(人参)、黑金(黑木耳)“五张名片”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梅河大米等4个区域公用品牌被中国农交会授予“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吉林农嫂”鲜食玉米、“德乐圆”鲜食玉米、扶余四粒红花生、查干湖黄小米等25个农产品品牌获得全国农交会金奖产品称号。抚松人参、汪清黑木耳、舒兰大米、九台贡米、榆树大米等11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300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名录。省内48家农业企业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49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录入中国农业品牌公共服务平台。
品牌质量日益提高。“十三五”期间,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志的产品达1382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3个,制修订人参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4项、地方标准46项。纳入省级追溯平台管理的生产主体800多家,纳入国家级的728家,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管理的监管检测等机构189家。
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吉林大米”入选2016年G20峰会和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指定用米;“长白山人参”以190.48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2017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全国百强品牌”榜首,“双阳梅花鹿”以46.79亿元位列第23名;“长白山人参”获泰国曼谷亚洲国际农业博览会“2018亚太知名特产”、“2018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2019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神农奖”、“2019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中国农业品牌“十佳品牌案例奖”及“品牌声誉十强”等殊荣,注册获得马德里联盟82个缔约国及10个特定国家和地区国际商标保护。
品牌带动作用效果明显。品牌建设促进了农产品增值、生产企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人参、木耳、梅花鹿等品牌产品已成为优势区所在县乡主导产业,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全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约570亿元,成为了东部山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黄松甸黑木耳市场年吞吐量3万多吨,交易额达21亿元;汪清县天桥岭黑木耳大市场年销售达1.5万吨,交易额16亿元,成为当地财力增长的主要支柱。双阳梅花鹿年产值达60亿元,占双阳区经济总量的21.7%。结合特优区创建,带动参与生产农民年人均增收800元。
品牌展会经济收效明显。借助全国农交会、长春农博会以及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吉林优质特色农产品宣传周”活动等平台,以会展经济提升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2019年首次举办全国百户农业企业进吉林活动,协调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邀请全国1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代表来吉林省开展产销对接,达成一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额9.3亿元。2020年依托开梨网等线上平台,建设吉林省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并于5月14日与省商务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吉林省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应用完善农产品预警机制的通知》。目前,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已经有93家商家入驻,200多个品牌农产品上线。有23家采购商、5家服务商入驻,20个农业农村部门、7个商务部门应用此平台。(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