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视财经近日报道,在云南昆明新广丰批发市场有不少山寨食品,“大白兔”变身小白牛,“士力架”变身“克力佳”,一些品牌饮料也纷纷被“山寨”。当地商户说,山寨食品大多销往城郊和乡镇,过年前一天能卖出上百箱,令人心忧。
“大白兔”变身“小白牛”,“康师傅”变成“康帅博”,类似傍名牌的山寨食品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现象了,一些食品名称可谓让人哭笑不得。而从报道来看,到年底了,山寨食品再次进入火爆的销售期,“一天能卖出上百箱”,严重扰乱食品行业的生产经营秩序。
山寨食品不仅有着极具迷惑性的名字,就连外包装甚至口味,都跟品牌食品极为相似,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混淆。它们仿冒名称、包装,无非是想蹭品牌食品的名气,利用其知名度来提升销量。如此以假乱真的行为,侵犯了正品品牌的商标权等合法权利。
这些山寨食品之所以敢冒着被起诉追责的风险,光明正大地侵权,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产者往往不是正规的食品厂家,而是一些隐蔽小作坊。并且,为了躲避监管执法和索赔,山寨食品通常还是“三无食品”,没有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也没有标注生产厂家。
众所周知,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然而,绕过了审批监管的山寨食品,由于价格低廉,且蹭上了品牌的知名度,加上消费者辨伪能力较弱,所以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大行其道。
尤其要注意的是,山寨食品的很多消费者,就是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他们正处在身体发育的时期,如果食品过期,或者一些无良厂家使用问题食材制作食品,或者生产环节缺少基本的卫生条件,这些因素无疑会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其实从中央到地方,对山寨食品代表的食品乱象,都有过多次的打击治理。比如之前市场监管总局下发的《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要求,从生产源头、流通渠道、消费终端入手,全面治理农村“山寨食品”。
山寨食品之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制作比较隐蔽,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山寨食品泛滥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本身就处于监管薄弱地带。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有所欠缺,甚至由于消费能力弱而刻意购买山寨食品,而执法力量的覆盖又明显不足。
其实山寨食品虽然可能是三无产品,没有标注厂家,但溯源并不困难。正如调查所示,山寨食品基本上都是公开销售,如果能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完全可以从销售终端打开突破口,顺藤摸瓜,揪出幕后的生产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惩,提高违法代价。
最近这些年来,下沉市场的概念很火,下沉市场的消费增长潜能,为很多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巨大的逐利空间,山寨食品的火爆同样是一个缩影。在这种情况下,更得实现监管执法力量的下沉,尤其是在食品领域,不能让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成为灯下黑,成为垃圾食品倾销地。
当然,除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重拳治理未经许可生产的山寨产品,还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的宣传普及,让那些购买能力偏低的消费者充分意识到,价格低廉的山寨食品,其中可能包含着对健康安全的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