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制造业大国,我国的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于自身行为是否构成专利侵权缺乏认识,自主知识产权积累不足,遇到涉嫌侵权被警告甚至被诉至法院的情形时有发生。如何应对专利侵权警告?怎样无效他人专利?是否能尽快制止对的专利侵权行为?在日前举办的专利侵权纠纷与专利无效活动上,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吴贵明为企业进行了解答。
吴贵明认为,企业在被起诉专利侵权前,应在产品研发阶段、新产品投放市场前,建立数据库和专利纠纷预警机制,监控竞争对手。
吴贵明表示,一旦遭遇被诉专利侵权,企业应采取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应对。首先,确认对方主体资格与专利状态。其次,分析自己的专利是否落入专利保护范围。再次,梳理专利侵权诉讼中各种抗辩思路,对成功率进行分析。常见的抗辩思路包括:不侵权抗辩、现有技术抗辩、先用权抗辩、证据抗辩、禁止反悔的抗辩、合法来源抗辩、对索赔额的抗辩。企业制定成功率高的应对方式为主策略,其他方式辅助,组合抗辩。最后,企业可考虑无效对方的专利。据统计,2018年专利复审委无效案中被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的比例为60%左右,对无效决定的起诉率为25%左右。
既然专利权如此关键,企业该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运用专利权维护自身利益?吴贵明指出,企业可以通过民事侵权诉讼向知识产权局、展会、电商平台投诉、发出警告函等多种方式进行维权。
民事侵权诉讼是企业维权的主要方式。“企业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起诉对象,如有多个侵权主体,建议集中精力打击规模大、恶意侵权、盈利多的侵权主体。其次,确定管辖法院,是被告住所地、侵权行为实施地或侵权结果发生地。再次,对于多项专利被同一目标侵权的情况,需根据诉讼目的确定案件数量。最后,确定适当的赔偿额,企业在证据充分时可主张高侵权赔偿额。”吴贵明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发出警告函这种方式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引起不正当竞争之诉。吴贵明举例说,在本田和双环一案中,本田对双环8次发送警告函,并对其经销商多次发送警告函。
双方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后,本田向双环全国的10余家经销商发送内容不明确的警告函。最高院认为本田的行为存在恶意,且造成双环损失,判决赔偿1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