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市场监管局: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最高检基本实现正版软件全覆盖 优衣库不主动下架不合格商品被罚近百万元 韩国出台法案保护知识产权 国产综艺创新该加快了 胡建兵:监管部门要扛好打假责任 北京力推知识产权保险试点 第十届中国专利周 河南地区活动启动 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抽检:3批次食用农产品样品不合格 24项措施支持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 广西百色凌云县市场监管局抓知识产权工作有成效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12期) 央视:在海底捞公关面前“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 北京顺义区知识产权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联合检查活动 超66亿美元撤离印度股市!全球投资者采取观望态度究竟担心什么 安徽省合肥市食药监局抽检粮食及制品29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欧盟盗版率在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中最高 陕西西安:市场监管部门为企业家开设知识产权运营培训班 河南省知识产权审判迈入新阶段 英国专家探讨涂鸦作品是否能作为知识产权获得保护 大连市破获制售假冒有机菜果案 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16种不合格调味品下沙市场暂未发现 半年受理专利申请同比增超四成 广西知识产权维权与专利信息运用培训班开班(图) 中韩知识产权法律和实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深圳检验检疫局首次查获出口假冒伪劣蓄电池 三星苹果专利官司恐危及所有手机商 湖北再添版权保护与交易新通道 长江数字版权交易平台签约 马一德代表:推进知识产权调解工作提升纠纷解决效率 智能短交通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发布会暨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印度法院认可药品商标的严肃性 宁夏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东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 专利授权周期将缩短 隐含公开中“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的考量 K宝之争尘埃落定,朗科专利前景堪忧 甘肃省白银市商标品牌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2017年第19期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 山西太原市小店区抽检:标示宁晋县鑫来旺食品厂生产的一根葱(葱香味)过氧化值超标 山东淄博知识产权和仲裁到广东深圳“对标” 美国专家探讨商业秘密的保护方法 河南省食药监局发布饮料抽检结果 9批次饮料样品不合格 广西贺州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批次不合格 殷建光:保护“春晚”版权助力春节文化传承发展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合司会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驻华办主任一行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1210批次 10批次不合格 重拳遏制商标抢注乱象 我国加大力度打击“升级版”商标抢注 首次开放现场 国采中心掀开评标面纱 数字时代网络版权如何保护 向“垃圾专利”说不,需要推进专业评价 对恶意商标诉讼就应依法还以颜色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抽查太阳镜合格率为87.5%

盘点2019专利领域大事件

行业整治:撑起一片“蓝天”

2019年上半年,新修订的《专利代理条例》《专利代理管理办法》相继实施,为期两年的专利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为专利代理行业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连连助攻,取得明显成效。

《专利代理条例》此次修订适应“放管服”改革要求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需要,根据专利代理行业实际情况变化,完善专利代理制度,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审批程序,一系列修改举措得到了专利代理行业以及知识产权从业者的积极响应。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1月期间,我国新设立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制专利代理机构376家,同比增长16.77%,新设立机构从事专利代理业务的实际平均审批时间进一步缩短至不到两天半。

新修订的《专利代理条例》明确专利代理机构的组织形式为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将此前“有限责任公司制的专利代理机构全体股东必须具有资格证书和专利代理从业经验”的要求,改为“五分之四以上股东以及公司法定代表人具备相应条件”即可,将合伙制专利代理机构的合伙人数量要求由3名降低为2名,并取消了“申请设立专利代理机构时的年龄不超过65周岁”这一年龄限制。

除了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审批程序也是此次改革的亮点之一。新修订的《专利代理条例》改革了专利代理机构的设立审批制度。将此前设立专利代理机构审批改为从事专利代理业务审批,放在工商登记之后,实行“先照后证”;取消了原来申请设立专利代理机构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利管理机关审查同意的内容,实行从事专利代理业务直接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来审批。同时,取消了实践中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审批。

作为加强和完善专利代理事中事后监管,推进专利代理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工作部署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启动为期两年的专利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黑代理”、“挂证”、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以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4种突出的违法违规行为。此次整治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好统筹督导,建立快速反应的举报投诉网络,组织开展全面自查整改,集中排查转办4种突出违法违规行为线索,集中治理传播“挂证”信息网站,积极推进加强行业自律,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各地共约谈代理机构820家,责令整改406家,立案查处108起,促进专利质量进一步提升,行业守法规范经营意识明显增强。

2019年以来专利代理行业的种种举措,体现了主管部门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等思路,有助于推动我国专利代理行业规模稳步扩大以及专利代理人才素质和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将对整个专利代理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刘仁)

5G商用:布局专利促提速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全球已经有超过30家运营商宣布5G商用,华为、三星、中兴通讯、OPPO等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了支持5G的终端产品,掀起了一股5G风潮。我国企业在5G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5G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力量。从专利布局上看,我国也已经位列全球5G专利第一梯队。

2019年4月,由TD产业联盟发布的《5G标准必要专利披露数据分析报告(一)》显示,截止到2019年3月,共有25家企业共披露了1.3万多族5G标准必要专利。其中华为披露的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最多(2563族),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诺基亚(1517族)和爱立信(1500族)。此外,LG、三星、中兴、高通均披露了1000多族,分列第四位至第七位。5G空口技术与移动终端密切相关,报告显示,5G空口技术相关专利占94%,5G核心网相关专利占6%,华为在这两类专利中都排名第一。

作为5G商用化进程的重要部分,5G手机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直接决定了5G技术的普及。业内人士分析,早在十几年前,各终端厂商就已经开始了5G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华为和三星作为5G终端的头部厂商,他们的专利布局较早,前期发展缓慢,2010年之后,他们的相关专利申请开始呈现大幅度提升趋势,并且两者都很重视海外专利布局。作为国内较大的终端厂商,中兴通讯和OPPO均在2015年左右开始相关专利布局,后者特别关注欧洲和韩国市场,而中兴通讯在海外的专利布局相对较弱。

5G商用加速及其跨行业应用将深刻改变诸多行业的运营模式,也将给专利的保护与运用带来挑战。比如5G涉及的行业广泛,参与和使用5G标准的企业也大幅增加。虽然5G技术的研发和商用一直在稳步推进,但关于5G的专利规则仍待展开深入讨论,在5G相关的垂直行业(比如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该如何进行5G专利许可,能否延用3G和4G时代在智能终端领域的专利许可模式,各方已呈现明显分歧。

在一代移动通信标准商用的初期阶段,是行业确定专利规则的黄金时期,有利于形成行业普遍接受的规则。为此,目前业界亟待积极推动移动通信产业内部以及不同行业间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专利规则,共建有利于5G持续发展的专利生态环境。(刘仁)

知识产权证券化:破解融资大难题

2019年9月11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兴业圆融——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产支持计划”发行,这是我国首个完全以民营中小科技企业专利权许可费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产品,意味着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获得新突破。近年来,为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化解企业融资难题,我国多地都在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在基础资产、交易模式、担保方式和增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少创新。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以知识产权的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撑,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发行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进行融资。与传统的资产证券化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最大区别在于基础资产不是实物资产,而是无形的知识产权。

上述广州市黄浦区、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是11家企业拥有的103件发明专利和37件实用新型专利通过专利权许可方式形成的预期收益现金流。广州开发区金控集团子公司广州凯得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担任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原始权益人角色。凯德租赁通过专利许可交易构建底层资产,再以专利客户企业在未来5年内的专利许可费为基础资产,将对应的许可费现金流打包进行资产证券化操作,发售给投资人。

在此之前,奇艺世纪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已于2018年12月发行,发行规模4.7亿元,发行人为天津聚量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聚量保理(AAA)增信担保,基础资产为上游内容合作方与奇艺世纪之间知识产权交易形成的应收账款。“第一创业-文科租赁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于2019年3月发行,发行规模7.33亿元,发行人为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AAA)作为差额支付承诺人,基础资产是以专利权、著作权的“知识产权融资租赁”应收债权,涉及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这三个较为典型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案例被业内人士分别归为专利许可模式、供应链模式和融资租赁模式。业内人士介绍,供应链模式和专利许可模式,都是以权利人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提供知识产权产品销售、知识产权许可、授权经营等,对交易方所享有的应收账款债权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奇艺世纪的供应链模式适合有真实版权交易或版权使用收益的企业采用,而广州创新的专利二次许可模式,更适合大量专利资产处于自持状态的企业进行证券化融资。“第一创业-文科租赁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以知识产权资产作为售后回租或融资租赁标的证券化形式,基础资产是被租赁的知识产权,租金是未来现金流。

除了已经发行的证券化案例,深圳、上海、南京等地证券化试点业务都在有序推进中。知识产权证券化将知识产权与金融相结合,通过独特的运作模式和结构化设计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了另一扇门。这些知识产权证券化案例在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中具有不断进阶的典范意义,均可以作为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范本。(刘仁)

科创板“开闸”:莫因专利折戟

2019年3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发布《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6项配套业务规则。此后不久,上交所科创板审核系统开始受理股票发行上市申请,并收到了保荐机构通过这一系统递交的相关文件。这标志着科创板终于“开闸”运行。

作为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科创板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然而,自开板以来,已有多家拟上市企业因专利争议折戟。

2019年5月,在科创板拟上市的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翰科技)被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及重庆金山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重庆金山)诉至法庭。重庆金山起诉称,其拥有的8件专利遭到安翰科技侵权,并向后者索赔5000万元。该案被媒体称为“科创板第一侵权案”,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安翰科技是全球首家获得CFDA核发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公司,其研发的“不插管、做胃镜”的磁控胶囊胃镜提供胃部舒适化检查及胃病胃癌早筛,产品在全国31个省市的数百家医疗机构使用。受到相关专利诉讼影响,安翰科技不得不主动撤回科创板IPO申请。

另一家企业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丰明源)原定于2019年7月23日接受科创板上市委IPO审核,不过却因同行发起专利诉讼被迫取消上市审议。当天,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发布公告称,因晶丰明源在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发布后出现涉诉事项,根据相关规则规定,取消审议晶丰明源发行上市申请。据悉,针对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起诉晶丰明源发明专利侵权的诉讼,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7月19日立案受理。

对于拟上市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应当做到未雨绸缪,知己知彼。首先,作为一家以创新驱动的企业,必须要拥有真正管用的专利,有价值的知识产权。企业正在使用和准备使用的商标,权属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正在使用的软件和其他版权产品应当是正版授权获得,及时梳理和披露自有的知识产权,这既是IPO的要求,也是对公司无形资产的一次重要排查;其次,企业应当对自身主要产品进行必要的FTO分析,充分了解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拥有情况,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做适当披露和制定应对策略;第三,企业还应当确立自身的知识产权方针和策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同时配备适当的管理人员,有效开展知识产权各项工作。(陈景秋)

汽车跨界:迈过专利这道槛

“在通信领域常见的标准必要专利诉讼战,如今战火已经蔓延到了汽车产业。”“丰田向全球公开宣布将无偿提供超过2万件核心电动化技术的专利使用权。”2019年,汽车领域最多关注的专利事件莫过于这两件事情。一个是通信厂商把手伸入汽车领域准备收取专利费引起汽车厂商的“恐慌”,一个是电动车技术巨头免费开放专利背后的“阳谋”。

2019年3月,戴姆勒向欧盟反垄断机构投诉了诺基亚,并在声明中指出:“我们想要弄清楚的是,有关通信标准必要专利权应该如何获得授权以在汽车行业中使用。”此后不久,2019年5月10日,媒体再次曝出,大陆汽车系统公司在美国加州北部地区法院起诉专利许可平台Avanci及其联盟成员诺基亚、ConversantSARL、PanOptis等公司,要求法院判决这些公司违反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公平、合理和无歧视原则,以及垄断与不正当竞争。汽车领域接连发生标准必要专利纠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分会副秘书长王军雷认为,目前国内部分汽车企业对标准必要专利的认识还不足,公司高层可能更不了解。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若把通信标准纳入到传统汽车行业,这种传统通信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模式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王军雷建议,首先应该通过行业发声,让企业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其次,车企应该加强在标准必要专利领域的研究,熟悉其许可模式和游戏规则,避免因为不了解而处于被动局面,可以通过联合应对等方式与通信企业进行接洽和沟通;最后,利用行业协会不断提升行业认知、凝聚行业共识,更好地推动国内汽车行业作为整体来共同应对该跨行业的专利许可问题,保证汽车行业发展利益。

2019年的汽车领域,除了涉及标准必要专利的问题外,丰田向全球公开宣布将无偿提供混合动力技术研发中积累的核心电动化技术的专利使用权的事件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报道,此次开放的2万余件专利涉及到油电混合动力(HEV)、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PHEV)、纯电动(EV)、燃料电池(FCEV)及电机、电控(PCU)、系统控制(ECU)。此举在中国汽车行业引起轰动。

业内人士表示,和2015年丰田开放燃料电池相关专利、2018年底特斯拉开放所有电动汽车专利、2019年3月大众宣布开放MEB平台一样,此次丰田开放专利也是在为被自己把持多年的混合动力技术抢占更多的技术市场份额,以期能够在未来汽车技术路线变革中继续保持领导地位。近年来,企业针对未来汽车产业的技术趋势之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多技术路线并行成为竞争常态,而市场对技术路线的选择更多考虑市场和供应链的成熟度。

随着特斯拉的高速成长,传统汽车产业开始面临互联网跨界造车的直接竞争,并且随着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加剧,汽车制造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低。在此背景下,汽车整车集团适度的技术开放可以为新进入者扫除技术障碍,从而在新兴企业技术路线选择中占据主导。(陈景秋)

指纹识别:陷入专利“纠缠战”

2019年,对于指纹识别技术企业来说,可谓多事之秋。2019年7月,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供应商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汇顶科技)发布公告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受理其起诉神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神盾公司)侵犯屏下光学指纹芯片技术专利权一案;2019年12月,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思立微)起诉汇顶科技专利侵权一案有了阶段性结果,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驳回原告思立微的起诉。

自2018年中以来,短短一年多时间,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已发生多起专利诉讼。最初,指纹芯片企业瑞典指纹卡有限公司在北京起诉汇顶科技涉嫌专利侵权;尔后,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收购指纹识别厂商思立微之际,汇顶科技以思立微制造、销售的电容指纹芯片侵害其专利权为由提起专利诉讼;不久之后,思立微反诉汇顶科技涉嫌侵犯其专利权。

多年来关注指纹识别技术发展的苏州迈瑞微电子公司董事长李扬渊曾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从市场竞争上看,后面还会引起更多的专利诉讼。事实也的确如此,继汇顶科技与思立微互诉专利侵权后,2019年再次曝出汇顶科技起诉神盾公司涉嫌专利侵权。

人们不禁会问,最近指纹识别技术为何频频爆出专利诉讼?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指纹识别技术在手机领域的“蛋糕”越做越大,许多芯片厂商纷纷杀入手机指纹识别领域,寻求分一杯羹,除了较早进入指纹芯片市场的瑞典指纹卡有限公司、汇顶科技、神盾公司、费恩格尔、思立微等指纹芯片企业以外,义隆、信炜、芯启航等企业也随后加入这个切蛋糕队伍。

指纹识别技术市场涌入者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专利作为进可攻、退可守的重要“武器”自然成为头部厂商抢占市场的利器。以指纹卡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虽为瑞典企业,但其业务基本依赖于中国市场,早期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中国各大银行的指纹识别系统,近几年则以供应指纹芯片给中国各大手机品牌客户为主要收入来源,并逐渐发展成为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指纹识别芯片厂商。

业内人士认为,从产业竞争格局看,目前,指纹识别在手机领域的应用划分为三个市场:低端机背置电容指纹识别、千元机光学屏下指纹识别、三千元以上高端机超声波大面阵屏下指纹识别。目前,低端指纹识别技术已面临饱和状态,竞争已趋白热化,而高端指纹识别技术正逐步进入市场。

尽管有很多芯片厂商进入指纹识别技术领域,但从专利布局上看,相关企业的专利布局参差不齐。以前述涉案的指纹识别芯片厂商为例,目前指纹卡有限公司拥有专利200多件;汇顶科技拥有专利超过350件;思立微拥有专利50多件。这些企业的专利授权量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在指纹识别市场上所处的地位相符合。

业内专家建议,未来相关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指纹识别技术的创新能力和专利布局,将领先的技术努力转化为商用产品;另一方面,积极拓宽思路,让指纹识别技术在其他产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陈景秋)

区块链:专利布局驶入“快车道”

区块链是近几年的科技热词。自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10月24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后,区块链再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并登上了各大权威纸媒与电视媒体的头版头条。

区块链技术最早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被公众所了解。区块链是一种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数据库。而不可篡改和伪造的特性保证了原有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并且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高透明和可追溯等特点,能够使信息公开透明、降低监管的成本,构成数字经济时代的信任基石,这就是为什么区块链被称作“信任机器”的原因。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底层技术存在,并与多个细分行业和领域融合,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随着区块链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区块链专利数量不断攀升,我国区块链专利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十分迅猛。目前,区块链的知识产权发展驶入快车道,专利申请势头迅猛,专利布局领域不断拓展,专利申请人数量不断增多。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区块链技术课题组的一份基于全球区块链相关专利分析的结果显示,目前,区块链技术呈现新兴技术萌芽发展态势,技术应用布局始于单一的虚拟金融货币,并逐渐向多元化实体领域发展,后发势头强劲,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上述专利分析报告显示,区块链专利领域呈现出四个特点:第一,我国创新主体开展专利布局时间较晚,但是专利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第二,中美两国是重要的市场和技术原创国家,中国偏重于国内布局,美国多边布局态势明显,区块链技术申请人分布较为分散,初创公司较多,没有明显专利壁垒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第三,针对业内非常关注的区块链的安全性、同步效率问题,我国已探索解决方案并形成一批核心专利;第四,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但部分技术难题仍悬而未决,亟需突破。

随着区块链领域的专利数量逐渐增多,产业应用逐渐明朗成熟,区块链领域的知识产权风险也将随之增加。目前,虽然区块链专利侵权风险没有爆发,但使用开源区块链技术存在一定知识产权风险。比如开源模式可以广泛地汇聚产业的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区块链技术发展,但开源特殊的产权模式,会使得开源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更为复杂,因为开源软件的产权共享、厂商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可能会在未来带来开源厂商与闭源厂商及二次开发者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

对此,专家建议区块链相关企业在专利布局时应尽早开展专利保护工作,如在技术构思时进行专利申请,考虑在商业模式下引入具有创新点的技术,尽量避免以纯粹算法、纯粹商业模式等技术提交专利申请,而应当对于自己特有的业务逻辑和算法结构及早提炼、鉴别,并进行专利保护,这样既构建起竞争壁垒,又可争取更大的竞争筹码。在提交专利申请前应做好检索工作,注重撰写质量,尊重开源协议规定,并做好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防御。(李思靓)

创新医疗:专利助力战胜病魔

2019年,我国医疗领域的研发捷报频传。专注于医疗领域的企业和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艰苦攻关,2019年取得多项创新突破,成功绕开了国外专利技术壁垒,并在专利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教授团队发明的全数字PET/CT,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审批,获得市场准入和对外销售资质。这意味着国产全数字PET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我国高端医疗仪器开发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通过5G远程控制技术,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为远在3500公里外的新疆克拉玛依市医院的一位腰椎滑脱症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微创复位固定手术。2019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中国企业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获准上市,泽布替尼成为第一个在美获批上市的中国本土自主研发抗癌新药。2019年12月,中国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胶囊,代号:GV-971)正式在国内上市,该药是自2003年以来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疾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在对抗疾病、捍卫人类健康事业中,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谢庆国向记者表示,只有保证不会在任何一个关键节点上被卡脖子,形成技术创新的闭环,才是长久之计。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他的团队从一开始就系统地谋划数字PET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产业链覆盖闪烁晶体关键材料、SiPM核心器件、数字PET探测器核心部件、全数字PET科学仪器,以及临床全数字PET医疗设备系统整机,初步完成了相关知识产权的产业链纵向布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闭环,在技术上保证了自给自足。在技术产业落地的过程中,专利作为“无形资产”充当了关键性的角色,不仅体现出全数字PET技术的先进性,更是通过专利质押,使成果转化成为可能。

手术机器人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行业,而“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出现,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并闯出了一番新天地,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家医院实现常规临床应用,开展机器人辅助手术超过3800例。随着5G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参与,“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参与的手术进一步突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让更多的患者受惠于先进的医疗技术。“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公司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在手术机器人研发过程中,公司有专门人员进行专利检索,这样一方面可避免专利侵权风险,另一方面对公司的研发成果能及时进行保护。公司逐渐形成了研发项目落地机制,为产品战略和研发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同时在国内外做好专利布局,为公司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

过去在抗肿瘤药领域的新药,我国大概90%都是依赖进口,而拥有专利的进口新药普遍价格高昂。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FDA获批,成为第一个我国企业自主研发并在FDA获批的抗癌新药,这意味着中国自己拥有核心专利的新药开始走出去。业内专家表示,原研药企业若未能及时进行专利布局,将会大大降低创新成果的经济价值,对其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知识产权不仅为企业装备了一件“铠甲”,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同时也能让企业获得研发药物应有的回报,促进行业研发热情,激发创新活力。(李思靓)

洗碗机:吹响专利战“集结号”

2019年初,方太集团诉中山市方代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方代电器)侵犯“水槽式清洗机的箱体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权一案有了二审判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判决方代电器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相关侵权产品,同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合计40万元。此前,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下称美的)诉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米科技)洗碗机专利侵权案、诉佛山市百斯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斯特)洗碗机专利侵权案也都迎来一审判决,皆判被告侵权成立。

据了解,洗碗机起源于欧洲,1927年第一台简易洗碗机诞生于德国。如今,洗碗机在发达国家的普及率已达到60%~70%,成为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家用厨具产品。国内洗碗机的普及率虽尚不足3%,但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近年来洗碗机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洗碗机市场开始出现爆发性增长。新品类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各大厂家不仅在蓝海市场上展开较量,也围绕知识产权开始了激烈搏杀。

在中国,从2015年开始,洗碗机相关技术的中国专利年申请量快速增长,2017年洗碗机技术相关的中国专利年申请量已经突破2500件。洗碗机市场不仅成为传统家电品牌的必争之地,也成为互联网企业入局智能家电的抢滩之地。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洗碗机市场的专利大战已拉开序幕。

2018年年初,美的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起诉百斯特侵犯其3件专利权,分别涉及洗碗机加热泵、底座、电机等技术。随后,美的又与云米科技陷入了专利纷争。2018年3月8日,在2018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展会)开展首日,云米科技展出的互联网洗碗机,因涉嫌专利侵权,被美的举报和投诉,涉嫌侵权的相关产品被临时下架。3个月后,美的以侵犯其多件洗碗机专利权为由,将云米科技诉至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期间,一位名叫“刘晓峰”的自然人,就美的持有的多件洗碗机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专利复审委员会提起无效宣告请求,部分专利被宣告无效。在更早之前的2017年,方代电器也因涉嫌侵犯方太集团水槽洗碗机实用新型专利权被诉至法庭。

专家认为,洗碗机市场一直处在快速增量的阶段,参与的企业越来越多,难免会有一些企业本着赚快钱的想法,在市场上浑水摸鱼。但随着未来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市场格局渐趋稳定,创新企业可能会对侵权厂商提起越来越多的专利诉讼。洗碗机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品类,国内厂商既需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研发速度,做到技术引领,也要提升专利意识,强化专利的作用,做好专利申请、保护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专利布局。(许月)

AI合成:专利练就“分身术”

2019年AI合成主播频频出现在新闻采编一线。2019年“3?15”维权晚会中以主持人姚雪松为原型的AI合成主播“姚小松”,播报预告“3?15”晚会相关消息;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推出以屈萌为原型的AI合成主播“新小萌”,向世界播报我国两会盛况,引来众多外媒关注甚至“惊叹”;2019年8月在报道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的记者身影中,功能各异的媒体机器人位列其中……用智能化的方式来解决新闻生产过程中的痛点,帮助新闻人更快更好地采集和处理新闻资源。

“新小萌”已从过去AI合成主播“坐着”播新闻,升级为具有肢体动作的“站着”播报,其长相、声音、表情和主持人屈萌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这正是搜狗分身技术在传媒业的具体应用。搜狗语音技术交互中心负责人陈伟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运用搜狗分身技术,通过录入真人主播的手势、表情、语音,只需几个小时的视频资料就能训练出主播的虚拟“分身”。当“分身”制作完成后,只需输入文本,合成主播就能声情并茂地播送新闻,而且不会出现真人播报时容易出现的口误等问题。

具体来说,AI合成主播在模型训练方面,主要涉及人脸关键点检测、人脸特征提取、人脸重构、唇语识别、情感迁移、深度学习等多项技术,还需要结合语音、图像等多模态信息进行联合建模,生成与真人无异的AI分身模型,而在提供文本进行输出时,又会涉及语音合成、唇形合成、表情合成等技术。其中,语音合成是通过机械的、电子的方法产生人造语音的技术,搜狗采用了端到端基于神经声码器的技术,可以让发音的真实度大大提升。

截至目前,新华社的AI合成主播已生产几千条新闻报道,参与了包括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9春运、春节、两会等若干重要新闻的报道。

在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的过程中,钱江视频通过数据新闻机器人制作的“数说台风”,直观有效地展现“利奇马”走势图;浙江在线利用字幕生成机器人,快速为视频添加字幕;突发识别机器人自动识别来自受影响地区的现场素材,并打上突发事件的高亮标签,提醒编辑优先处理。上述媒体机器人均来自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华智云),新华智云联席CEO傅丕毅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用户对于新闻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用智能化的技术、机器人,更快更好地采集和处理新闻资源,于是媒体机器人应运而生。

据悉,媒体机器人已经帮助用户累计处理媒体资源超过1000万条,生产短视频35万余条,大幅度提高了采集和处理新闻资源的效率和产量。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表示,媒体机器人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媒体内容行业的专业智慧相结合,提升了内容生产的生产力,并且在内容的生产关系上也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

在媒体加速转型发展的当下,借助技术已成大势所趋,不少新闻媒体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新闻场景的深度融合。对于极重时效的传媒业,技术的注入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在技术的加持下不仅大大缩短新闻制作流程,还能做到24小时不间断,保证了新闻时效性;另一方面,将新闻人从耗时费力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制作精品。(李思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