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把社会治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提出了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目标,标志着社会治理进入了新时代。当前,全国各级法院掀起了参与社会治理的浪潮,其中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就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典范,也是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一个缩影。
一是正确认识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的价值与作用。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不仅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媒介,而且是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新渠道,更是人民法院健全沟通民意机制的新方式,还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无论是法院外部还是法院内部,都应当建立在上述价值与作用上进行思考。
二是扩大公开范围。为了增进司法的透明度,可以通过扩大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的公开范围,促使公众透过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能够充分了解知识产权审判、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赢得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理解和对人民法院积极拓展知识产权审判职能的支持,延伸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与深度。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的基础是一个个具体的知识产权,其内容也主要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完全可以向全社会公开。法院应广泛借助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微博、微信等媒体及时、适度地对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进行宣传报道,还可对历年发布的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公开出版,扩大社会效应。同时,为满足公众普遍需求与不同的阅读习惯,法院可以在法院立案大厅专门设置纸质的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阅览点,召开年度知识产权司法审查情况通报会,亦可邀请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参加。
三是拓展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法院除了坚持对每年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整体情况发布综合性的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外,还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的实践价值,深化机制内容与层次,应在关系社会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领域制作专题审判“白皮书”,充分发挥专题审判“白皮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采用专题审判“白皮书”的形式有利于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容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知识产权信息独立成章,便于党委、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知识产权争议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且有利于对口单位、部门查堵知识产权保护漏洞、进行整改,还可使其他单位、部门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此外,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可尝试采用中英文双语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以提高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