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是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周年纪念日。大运河作为中国重要的线性、活态遗产和文化遗产廊道,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而且积淀了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非遗在两千多年的演变过程中,不仅滋养了中华民族的肌体和力量,也培植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和民族特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和发展大运河非遗,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哪些遗产可以列入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是不是大运河非遗的标准应该是看它的形成、传承与发展变化,与大运河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连带关系,是否有着内生、发展、演变和传承的必须联系。参照荀德麟先生在《京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序》中对大运河非遗的认定提出的标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划为大运河非遗的范畴。
一是与大运河直接关联的非物质遗产,即大运河本体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非物质遗产项目。
二是与大运河的原生性功用直接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漕运船舶的传统制造技艺、漕粮仓库的传统营造与防潮防蛀工艺、巨型原木的传统水陆转运技艺等。
三是由大运河沿岸所派生的人类口述遗产,如关于大运河的各类故事、传说,关于大运河的河工号子、船工号子,由大运河助推传播的民歌、童谣等,由大运河产生的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以及一些重要方言等。
四是在大运河沿线地区形成或传承、发展的表演艺术,如扬州评话、苏州评弹、古琴艺术等。
五是由于大运河的交通助推、促进需求而产生或传承发展的传统手工技能,如刺绣、玉雕、漆器等制作技艺。
六是率先在大运河沿线地区形成或传播、发展的中华传统武术、中华传统杂技,以及其它具有代表性的游艺项目等。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
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目前,中国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31个项目中,大运河沿线就占了17项。大运河沿线还拥有国家级非遗450余项,占国家级非遗总数的三分之一。省级、市级的非遗项目更是数不胜数。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五个部分来分类。
一是口头传说和表述。大运河沿线的口头传说和表述相当多,主要有与大运河相关的传说,以及船工号子。
二是表演艺术。这是大运河沿线非遗中传播最广泛的一种。表演艺术首推国剧京剧,还有扬州评话、苏州评弹、北京评书、山东快书、相声等多种表演艺术。乐器类还有中国古琴艺术、二胡等。
三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这类非遗的代表有通州开漕节等。
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类非遗有二十四节气等。值得一提的是,仪征“牛角山张氏祖传中医术”来源于扬州仪征市新集镇,形成于清道光年间,主治疮、疽、痰、甲亢、淋巴结炎以及一些疑难杂症。
五是传统手工艺。这也是运河非遗中种类较多的。有扬州剪纸、扬州玉雕、扬州漆器髹饰技艺,还有著名的苏绣。而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则是手工类非遗中的一朵奇葩,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大运河非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艺术品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劳动与创造的结晶。加强运河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既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
坚持法制化保护。一要健全法规体系。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法律规章的约束。2018年,扬州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沿线各城市都要制定运河非遗保护条例,同时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措施,实施动态管理。二要提供全空间保护。大运河非遗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保护大运河非遗,必须保护非遗存在的空间载体。要统筹建设传统表演艺术类、传统手工技艺类、传统民俗活动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利用设施。要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尽快启动大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建设。三要实施生产性保护。要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对大运河沿线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对面临传承困境、濒临消失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实施抢救性保护。
坚持生活化传承。一是要活态化展示。要推动非遗与原有历史空间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各类非遗基地等场馆资源,提升非遗展示空间,在静态展示之外融入现场互动体验。要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示活动。二要“师带徒”培养。发挥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带头效应,设立大师工作室等人才孵育基地,进一步实施“师带徒”等人才孵育政策。推动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三要融入当代生活。要将非遗融入现代社会,将非遗元素嵌入城市的方方面面,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让非遗活起来、传承下去。通过发掘运河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创作一批能满足现代人,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审美偏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展非遗的生存空间和市场渠道。
坚持产业化发展。一是强化创新理念,打造非遗产业亮点。在不改变非遗本真性前提下,借助互联网、智能制造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运河非遗项目特别是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在有效保护传承基础上,尝试推动文创衍生品开发等非遗产业化,形成“创意+非遗”产业生态链。还要注重运河沿线的产业联合,打造非遗经济新亮点。二是推进非遗与物质遗产深度融合,发展运河旅游产业。要让动态的非遗进入固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在景区内展示表演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在互动的基础上激发出新的活力。通过集中展示、导游讲解、游人传述等手段,在旅游景区中融入民间文学、书画艺术、民俗礼仪等具有运河特色的非遗元素,丰富景区文化内涵。三是打造非遗小镇,形成运河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大运河沿线有一批古镇拥有各自的特色非遗,各地要围绕特色非遗项目推进文旅融合,打造一批运河非遗特色小镇,形成运河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要突出统一特色整体包装,做实“大运河非遗特色小镇”招牌,配套建立观光公园、主题酒店、特色文化餐饮、职工公寓等载体。推动大运河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与特色小镇、田园乡村、城市综合 体、文化博览城、生态中心、公园体系等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让运河非遗成为创新创业、富民强民的重要抓手。(姜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