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肉制品抽检不合格 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巡视整改:切实解决“靠专利吃专利”问题 21部门联手惩戒税收违法失信行为 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9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管局抽检327批次食品 8批次不合格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罗湖局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今年前10月查处侵权和假冒伪劣案174宗 保加利亚通过《工业产权代理人条例》 重庆市綦江区“横山蓝莓”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上半年江西省发明专利申请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山东省青岛市食药监局抽检488批次餐饮食品问题发现率为8.6% 安徽省东至县多部门联合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咨询服务与公开销毁侵权假冒商品活动 苹果将向华为支付专利费 预计达数亿美元 台湾旺旺起诉商评委要求撤销阿里巴巴注册商标 韩企商标遭遇中国山寨 每年损失数十亿韩元 辽宁丹东“宽甸蓝莓”和“宽甸软枣”入选国家级地理标志商标 全国人大代表张甲天:让创新者心无旁骛,让侵权者付出代价 陕西省食药监局抽检4类食品256批次样品不合格4批次 欧盟开始实施新的版权规则 旨在使欧盟的版权规则现代化 威豹、稻草人、澳诗莱等标称品牌背提包不合格 江苏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雪花酥等1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ICANN征求公众对IANA职能转移协议的意见 网络存在盗版“产业链”?数字出版侵权乱象何时休 山东省聊城市市场监管局:5批次餐饮食品(餐饮具)抽检不合格 欧盟委员会发布脱欧谈判知识产权对话原则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100批次密胺餐具产品不合格1批次 商标“大计”富裕一方百姓 江苏南京市食药监局抽检:生粉、豇豆等4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 网络成知识产权侵权“重灾区” 知识产权意识远比一个商标的得失更重要 海关连续查获两起出口侵权案件 2批次不合格肉及肉制品被通报 中国药企如何面对空前战略机遇期 “世袁”小磨香油等9批次食品不合格 遏制影视盗版需唤醒版权意识 云南省食药监局抽检8类食品295批次样品不合格12批次 广东省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冷冻饮品抽检不合格 用盗版软件破解防盗系统美两男子“黑”走百辆汽车 瑜伽的动作顺序受著作权法保护吗? 业内人士热议视听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 “网游版权纷争”成为ChinaJoy首日热点 上海日益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地 构建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网 商务部: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同比增幅64.5% 重庆市綦江区市场监管局抽检321批次食品 不合格样品10批次 安徽省黄山市抽检:标称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汪氏豆腐坊生产的豆腐乳不合格 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管局:2批次餐饮具(碗)抽检不合格 上海市工商局:电动食品加工器质量抽检2批次不合格 用精准司法为职业打假“编制笼子” 陕西汉中查办侵权假冒案件141件 2019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主题征集开启网络投票 世园精彩延续 知识产权相随

检察日报评自媒体抄袭:给“洗稿”划一个法律边界

一篇通过官员落马事件展现媒体与甘肃某地官场角力的自媒体文章《甘柴劣火》,引发了有关“洗稿”的激烈争论。财新记者王和岩在朋友圈转发该文并评论:“原来,所谓爆款文章可以根本不用采访,不花任何成本,不冒任何风险,利用付费阅读壁垒,就可以攒吧攒吧炮制出爆款来。”而该文作者黄志杰在回应中提出,财新网提供了一部分新闻事实,但是没有权力垄断新闻事实的传播,且文章的组织梳理是本人的“独家叙事”。当事人互不相让,旁观者也分化为两大阵营。

“洗稿”一词,是伴随着自媒体出现的。和以前抄袭只作微小改动甚至“原封不动”相比,“洗稿”“高明”了许多。整合其他文章信息,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再写一遍,在不了解内情的人看来就是原创文章,但事实上,有价值的信息都是他人的。因为可以采取更情绪化表达(传统媒体不允许夹叙夹议,但自媒体运用纯熟)。

“洗稿”往往取得比原文更大的传播效应。2018年7月,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8”专项行动,其中包括对“洗稿”行为的整治。但对于如何认定“洗稿”,目前仍然缺乏清晰的界定。

“法律不能垄断思想”,著作权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有其道理。“虽然利用了其他媒体的信息,但‘独家叙事’保证了文章原创性”,“洗稿”者多以此作为抗辩理由。从现实看,原文作者要打赢官司,难度不小。尤其是在一篇自媒体文章“洗”多篇稿子的情况下,更需要被“洗”文章的作者联合起来,否则,凭某一作者“单枪匹马”打赢官司,难度更大。

“新的游戏已经展开,新的规则尚未确立”,从这个角度,我很希望这场争论最终演化为一场诉讼,通过法院裁判确定一些规则。

第一,对原文信息,怎样引用、多大比例引用是合理的?

《甘柴劣火》一文开头即声明:“本文所有信息,均来自国内官方认可、可信赖的信源”,但这显然不足以成为免责理由。自由撰稿人宋志标分析该文后发现:“对引用材料的使用,不是无损的完整标注,而是打碎,零散布局。如此一来,哪句话是引用媒体的既有报道,哪句话是他自己的,就变得含糊起来。”

是像宋志标所说“对媒体报道内容的借用、引用,尊重版权的最合适做法是使用直接引语,全部放在引号里”,还是拆解材料,用自己的话说一遍即可?如果前者才被视为合理应用,那么,引用占多大比例可认为是“洗稿”?

第二,对财新这样的付费媒体,应否区别对待?

财新网在转载指引页面中声明:“为报道消息而引用《财新》的内容时,须注明‘据《财新》报道’。”“被引用内容分多个自然段时,每一段开始都应重复来源媒体名称,且原则上引用总量不得超过《财新》原文的十分之一,如遇独家报道、专题报道及其他重大报道,引用比例应与《财新》书面商定。”有人认为财新这样规定有些“霸道”,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但需要注意的是,付费阅读是财新等媒体生存、获利的模式。独家信息是媒体付出巨大人力、财力获得,读者(“洗稿”作者)将通过付费获得的信息“用自己的方式”做又一次传播,是否需要比“二次传播”免费信息更严格的限制?

第三,如何实现公共利益和其他权益的平衡?

《甘柴劣火》备受质疑的同时,也得到不少好评。赞成者认为,该文通过信息整合,实现信息的又一次传播,于社会是有利的;个人、单位的著作权权益应为公共利益“让路”。

上述观点拿“公共利益”说事,很有迷惑性。但如果这样的说法成立,于社会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采取“拿来主义”,那么,著作权保护恐将无从谈起。

接受打赏,吸引粉丝,“洗稿”有巨大利益,一些人才会乐此不疲。在这一事件中,微信运营方将该文打赏退还用户,用行动表明了立场,但最终了断是非的,只能是法律。(作者系检察日报评论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