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电商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正式告别野蛮生长的“幼年期”并逐步走向成熟。在近20年时间里,中国电商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电子商务交易额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2017年网络零售总额达到7.18万亿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商告别了“幼年”时期。虽然发展很快,但电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假冒伪劣产品,刷单、刷好评、捆绑销售、“大数据杀熟”等。因此,《电商法》的出台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将促进中国电商告别野蛮生长、无序竞争的“幼年期”。
“电商法实施了,各个电商平台必须下大力气清除掉假冒伪劣。电商平台打假问题,对于电商平台而言是既爱又恨,一方面价格战是第一武器,吸引流量和买家;另一方面假冒伪劣不能避免,对信誉有影响,这是众多平台面临的困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1月13日在《中国互联网经济蓝皮书—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后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对网络假货治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球打假联盟成员由30个增至121个
事实上,对于网络假货治理,社会各界一直在努力,尽管成效有待提高,但毕竟在行动。据阿里巴巴日前公布的《2018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在社会各界和阿里巴巴的共同努力下,网络假货治理各项数据指标首次呈现断崖式下降。2018年全年,阿里向执法机关累计推送超5万元起刑点的涉假线索1634条,协助抓捕涉案犯罪嫌疑人1953名,制售假生存空间遭到空前挤压。
数据显示,2018年,96%的疑似侵权链接一上线即被封杀,因疑似侵权被平台主动删除的链接量下降67%。96%的知识产权投诉在24小时内被处理,品牌权利人投诉量下降32%。被消费者举报删除的疑似假货链接量下降70%。被行政执法机关要求协查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量下降64%。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11笔为疑似假货,比去年同期再降26%。
2018年,由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消费者、平台等各方共同构建的“打假共治系统”实现历史性闭环,“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成为现实。历峰集团、通用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先后加入阿里打假联盟,来自全球的联盟成员从30个增至121个。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在2018年正式实现体系化、生态化贯通,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确权、维权完成全链路升级。原创保护计划、图书版权保护计划、知产服务市场等创造性探索成为扶持创新、共建正品堤坝的新赛道。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赋能共同构筑起淘宝天猫“万国品牌博览会”基石。假货治理的“洼地效应”日益凸显,假货多平台流窜的趋势愈加严重,巩固假货治理成果,各平台、市场一体化监管及线上线下合围打击迫在眉睫。
一些新兴社交平台正在成为制售假团伙分享经验、教唆犯罪的重要场所,在现代通讯工具中建立制售假预警与阻断机制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制售假产业化、全球化态势愈演愈烈,跨境打假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新难题。“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亟需更多执法实践和司法突破,以让法律的牙齿能够真正起到震慑作用,让制售假者倾家荡产,让恶意行为无处藏身。
2019年,阿里巴巴将联合社会各界不计代价围剿线下假货生产源头,不遗余力提高制售假成本,竭尽全力推动司法根治假货痼疾。
“打假共治系统”助力全社会打假能力提升
据悉,2018年,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平台各方共同分享打假经验、共享治理信息的开放式、生态化“共享共治平台”成立。
目前,共享共治平台拥有“打假云课堂”、“权利人讲堂”、“打假线下交流班”等多种类型的打假分享课堂,还拥有来自品牌权利人、执法机关的55名打假义务讲师。截至2018年底,已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9000余名基层民警,通过线上授课、线下交流等方式共享打假经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还以共享共治平台中经典案例为切入点,编写了执法教材《涉网食品药品与知识产权案件查办实务》,针对互联网售假治理,各类案件办案稽查,刑案法律适用,行刑衔接机制等作了详细解析。
1月10日,阿里巴巴发布《2018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报告》显示,从打击侵权到价值保护,持续创新的阿里知产保护系统在2018年实现了体系化、生态化贯通,原创保护计划、图书版权保护计划、知产服务市场等创造性探索成为扶持创新、共建正品堤坝的新赛道。
“如何赋能品牌,特别是中小品牌解决以往解决不了的知识产权问题,是阿里巴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总监李溪涵说。
原创保护计划与1300余商家联手打抄袭
2018年11月,电视节目《上新了故宫》热播,在淘宝众筹上线并爆红的“故宫睡衣”,与众多原创商家一样,遭遇了抄袭困境。
新品尚在众筹期间,商品图未经任何修改就被抄袭者发在了自己店铺中。对方深知在短时间内,刚在电视里亮相的“故宫睡衣”根本无法完成专利、外观等申请备案,维权很难得到有力支持,面对“上新了故宫”店铺的质问,也是肆无忌惮。
大IP故宫尚且如此,创新创业阶段的中小品牌更是维权艰难。2018年8月上线的阿里原创保护平台,是用图片算法技术及云计算,联合第三方权威公证技术,让在淘宝天猫平台首发的商品创意手稿能够快速获得原创性校验,获得电子“出生证”,并以之为根据向抄袭链接发起维权需求,平台也将进行快速处置。
阿里打假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已经有包括“上新了故宫”、故宫淘宝、国博衍艺、“森女部落”等1300余家原创设计商家入驻,累计存证原创设计作品超2000件。
正如“上新了故宫”负责人所说,阿里原创保护计划正与商家逐步为市场正本清源,不仅维护了原创商家的创意,双方更是联手挤压抄袭者的生存空间,让良币驱逐劣币,构筑起保护创新、保护正品的堤坝。
制售假团伙向微信等平台转移
阿里在打假年报里披露了一组数字,2018年,平台各项数据指标呈现断崖式下降:因疑似侵权被平台主动删除的链接量下降67%;被消费者举报删除的疑似假货链接量下降70%;被行政执法机关要求协查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量下降64%;每1万笔订单中仅1.11笔为疑似假货,比去年再降26%。
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负责人说,从配合执法机关打击制售假实践经验来看,假货治理的“洼地效应”日益凸显,一些制售假团伙向微商、拼多多等平台转移。“只有全社会参与围剿,铲除假货生产源头,才能让假货真正无法容身,否则,制售假团伙会向监管弱或者无监管的地方流动。”
以2018年阿里协助江苏警方破获的一起假保健品案为例,嫌犯的淘宝店铺被阿里技术识别处罚关店后,转移至微商售卖。据嫌犯交代,这些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西地那非的保健品,均为其通过微信向上游供货商采买。
2018年3月,新京报刊发评论指出,“微商”正在成为售假的重灾区。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则揭露了一些短视频社交软件上,存在大量自制假冒名牌化妆品及展示山寨奢侈品的短视频,视频作者通过留下微信、QQ号,将这些假冒产品出售牟利,甚至部分疑似制假视频还获得了平台推荐。
呼吁海内外各平台主动联手围剿假货
阿里打假特战队透露,假货除跨平台流窜日益严重外,跨国境流动趋势也日益明显,制售假供应链产业化、全球化态势愈演愈烈。境外假货商人也在向劳动力成本低、制造能力强的发展中国家加工企业定制假货,通过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软件为假货引流,并通过跨境贸易的方式运输至发达国家。
2018年阿里协助浙江警方破获一起涉案超千万的跨国制售假香水案。警方查实,一外国售假者遥控指挥一国内外贸公司找工厂生产假香水,一瓶出厂价不到8元,但以正品销往境外则近140元,利润高达近1800%,但国内制假者被抓,国外知假卖假者则难以抓捕。
图说:跨国售假案中,Purses Valley独立售假网站服务器在美国,吸引境外“知假买假”消费者。
年报披露的另一案例显示,阿里打假特战队曾协助中美警方联手破获了一起涉案价值近亿元的跨国销售假奢侈品案。在该案中境外电商平台Purses Valley电商平台挂出假奢侈品广告,同时依托境外社交平台导流,接收境外假货需求订单,串通国内团伙采购LV、Gucci、卡地亚等品牌商标的假奢侈品手袋、手表。
阿里在打假年报里称,事实上,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平台都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对明显存在问题的疑似假货做处罚。在实际管控中,一些平台为了发展,对假货采取默许甚至放任的态度,给假货治理带来了极大困难。“假货治理洼地”折射出了不同平台在假货监管方面的力度与规则差异。
在阿里巴巴看来,治理线上假货,协助执法机关打击线下制售假窝点,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体现出互联网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打假成果来之不易,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才能彻底解决假货问题。
阿里期待,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快推进监管一体化,重拳打击向“假货治理洼地”转移的制售假团伙,围剿盘踞在社交软件传授制售假方式的不法分子;同时,互联网经营者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假货打击上不吝投入、主动配合协助执法机关围剿线下窝点。
欧阳日辉对网络假货治理提出了四点建议,他表示,首先纵观世界各国,从假货治理到逐步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从假冒伪劣到不假冒只伪劣再到自主品牌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需要逐步完善。目前,我国法律惩罚的力度要加大。待《电商法》实施细则出台,会有相应的调整;其次,要切断强大的利益集团链条;此外,从技术的应用角度而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对大家非常有帮助;最后是,呼吁各界联手共治的同时,根治刷单现象,这个诚信问题跟严重。记者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