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7年全国大闸蟹总营销额为778亿元。其中,阳澄湖大闸蟹约为300亿元,占比40%。但去年阳澄湖大闸蟹的真实产量为1600吨左右,市值差不多只有3亿元。据此推算,目前市场上99%的阳澄湖大闸蟹是冒牌货。(9月24日《新京报》)
近年来,市场上销售的阳澄湖大闸蟹“九假一真”,早已成市场尴尬共识。随着阳澄湖大闸蟹知名度越来越高,假冒手法越来越多元化。从“早产蟹”“洗澡蟹”“旅游蟹”“过境蟹”“亲戚蟹”,到假蟹防伪环、假出产地证明、假专卖店,甚至假“蟹劵”,一条龙服务,宛然产业化。线下实体店,线上专卖店,“阳澄湖大闸蟹”横行市场,但消费者花大价钱买到的是否正宗阳澄湖特产,只有天知地知螃蟹知。
多年前,当地有关部门曾开展打击假冒阳澄湖大闸蟹活动,遗憾的是,这些打击雷声大雨点小,高举轻放,收效不大,假冒活动反而乘机愈演愈烈,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占比越来越小,直至约1%。如今,又到秋蟹上市时,冒牌阳澄湖大闸蟹又上媒体头条。从近期舆论动向看,当地政府按兵不动,并没有出台针对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强力打击措施。人们不禁要问,99%大闸蟹都被假冒了,阳澄湖为何不生气?
如此大量阳澄湖大闸蟹是“李鬼”,打假不力是根本原因,有关部门难辞其咎。这里有造假成本太低、打假成本太高的因素,有法不责众的困境,也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忧虑,担心消费者“错杀”正宗大闸蟹。而更重要的,恐怕是当地利益攸关方与各式假冒活动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他们借助“东道主”地利优势,与不法假冒行为有意无意地进行“勾兑”。很难想象,像“洗澡蟹”之类的近乎明目张胆的假冒,没有当地人的配合可以完成。在当地有些人看来,大闸蟹真假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东道主”在假冒“大蛋糕”中分到多少杯羹。可以说,假冒阳澄湖大闸蟹,事实上已捆绑了当地许多个人和团体的利益。如此一来,必然投鼠忌器,打假难免演变成“假打”。
任何假冒产品都是违法的,假冒阳澄湖大闸蟹也不例外。任由冒牌大闸蟹行销于市,不仅伤害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秩序,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价值也必然受损,最终妨碍当地养殖业健康发展。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99%是冒牌货,不可思议。因此,面对大闸蟹被大量假冒的残酷现实,阳澄湖没有理由不生气,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消费者以安心,还市场以公正,也还正品阳澄湖大闸蟹以“公道”。文/徐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