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惠州市统筹规划,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抓手,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突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助推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惠州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打开新局面。
提质增效“加速度”
在努力做好自身挖潜的基础上,惠州在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上也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主动引进国家资源,通过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在惠州市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签订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等举措,有效搭建起地级市与国家级知识产权部门的沟通桥梁,推进惠州市知识产权工作。
在对知识产权区域工作的统一谋划下,惠州市知识产权区域试点示范实现了提档扩面全覆盖。2017年,惠城区、博罗县获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县),惠阳区获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惠东县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第二轮试点。今年7月,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验收。目前,惠州市7个县区中已有5个县区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工程行列。
与此同时,惠州市从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举办专题业务培训和申报指导会议,开展专利优秀文案撰写培训和考评等多项举措,解决专利申请人的实际难题,推动专利申请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据公开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1月至7月,惠州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981件,占申请总量的25.9%,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2307件,占发明专利申请量的77.4%,有效发明专利590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38件。全市专利申请结构更为优化,专利产出提质增量。2017年惠州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6项,广东专利优秀奖1项,获奖总数为历年之最。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自2004年以来,惠州在连续12届中国专利奖评选活动中都有企业获奖。2018年,惠州市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优势企业4家。目前全市获认定国家级优势和示范企业达16家,省级优势和示范企业达42家。
为使企业能更好地对知识产权进行全面保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推进知识产权贯标这项系统工程上,惠州市进行了大胆创新,探索推行“互联网+集体”贯标新模式,引导企业自觉将知识产权管理要求融入研发、生产、销售等经营全过程中。目前,全市共有190家企业启动了贯标工作,其中66家企业通过了认证审核。
转化运营新突破
惠州市知识产权转化运营也有了新突破。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上,2016年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专利权质押融资贴息项目操作规程》。经过两年的实践,惠州市不断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管理、加强对接宣传、充分发挥服务职能。2018年1月至7月,全市实现13笔共计1.7895亿元专利权质押贷款,已超2016年、2017年两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总和。
惠州市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将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下称科交会)筹备工作和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同策划、同部署,突出知识产权在科交会中的核心地位,专门成立全市首家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并邀请多家知名评估机构入驻,为参会企业和高校提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的对接、转移转化、维权等方面服务,助推科交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同时,惠州市积极贯彻实施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专利导航工程,开展卫星导航应用产业专利导航。2017年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专利产业化项目3项;支持高校、企业、服务机构开展超双疏表面(涂层)领域专利信息分析与导航、智能家庭网关产品专利信息分析与导航等产业导航项目2项,为惠州市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按计划,惠州市明年将接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验收。惠州市将继续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抓手,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突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奠定坚实基础,助推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湛立)
(责编:王小艳、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