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监司8月1日表示,高度重视媒体反映的拼多多平台上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问题,已经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并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关地方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对媒体反映的以及消费者、商标权利人投诉举报的拼多多平台上销售山寨产品、傍名牌等问题,认真开展调查检查,不管是第三方平台还是平台内经营者,只要构成违法,都将依法严肃处理(新华社8月1日)。
假茅台、盗版书、7.5元的奶粉、“超熊”洗衣粉、“蓝月壳”洗衣液、山寨家电……近日,拼多多平台被密集曝光销售假冒伪类商品,有论者甚至称拼多多平台为“网络农村大集”、“假货集散地”、“让中国打假倒退二十年”。面对种种批评和质疑,拼多多方面似乎有些委屈,一名创始人回应称“假货是人性问题,是社会问题,让3岁的拼多多承担责任是不公平的。”显然,这种辩解是荒谬的,也根本不符合法治精神。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市场主体也都是平等的,没有“新手”与“老手”之分。法律没有给电商平台中的所谓“新手”任何特殊照顾,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也不允许对“新手”网开一面。电商平台从进入市场开始,就应该做好准备,遵守法律,规范运营管理行为。
实际上,电商平台的“新手”反倒有遏制假货的“后发优势”。要知道,前些年,一些知名的电商平台都曾遭遇过假货危机;都曾受到过市场监管部门的约谈或重点检查;都曾经历过市场发展的阵痛,因此,他们也在处置危机的过程中逐渐健全了打假机制,积累了打假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后进入市场的电商平台,完全可以吸取“前辈”的教训,规避问题,堵塞漏洞,并借鉴有益的经验,从一开始就创造一个“无假货”的起点,占据一个打假维权的较高位置。
诚信社会,容不得制假售假,无论是在法律面前,还是消费者权益面前,也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的“假多多”。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媒体报道和消费者的反映,针对销售山寨产品、傍名牌等问题,启动对平台的约谈和调查程序,是正常的监管履职行为。这有助于拼多多平台全面深入反思,看清法律底线,增强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找出存在问题,完善打假机制,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让拼多多成为“真多多”,让消费者感受到整改的诚意,并获得真正的品质保障和购物实惠。
同时也希望,其它电商平台以此为戒,举一反三地查找问题,提升打假防假水平,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整个行业的诚信水平。这样做,必将得到消费市场的良性回报。◎李英锋公职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