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成为进口“大户”。
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29.6万吨,同比增长33.7%,价值39.8亿美元,同比增长32.3%;从来源国看,主要来自荷兰占29.6%、新西兰占16%、法国占14.5%、爱尔兰占12.7%、德国占9.3%,新西兰和法国增速分别达到98%和185%。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大量不知名或者假冒品牌通过海淘、代购等方式堂而皇之地进入中国市场。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海淘奶粉是不经过海关等相应检验的,质量和安全难有保障。”
海淘渠道存在的核心问题包括两个,一是大量假冒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安全性无法保障,更会冲击奶粉行业正常的价格体系;二是存在过期奶粉通过换标签售卖现象。
今年3月14日,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发布《国家认监委关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品境外生产企业延续注册有关事宜的公告》。这是自最严奶粉新政实施以来,对进口奶粉政策规定的再度细化。然而,海淘奶粉仍不属于监管范围。
由于奶粉来源的碎片化,平台电商无法对奶粉来源正确识别。加上大多假冒奶粉是海外小作坊生产,国外相关监督部门也无法跟踪查验。
除了海淘奶粉真假难辨困扰消费者外,还有多款知名进口奶粉屡遭假冒,也令消费者避之不及,这背后是一条困扰厂商已久的国际造假利益链。
正如此次西班牙造假奶粉事件,奶粉造假已经出现了集团化、专业化运作的迹象。部分涉案公司从采购低价大包粉原料分装,到假冒进口报关文书及检疫证明,最后报关公司仓库“一日游”冒充进口,各个环节手法娴熟且有专人专职负责,甚至骗过了专业的奶粉经销商。
假冒奶粉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从国内或者国外低价采购大包牛奶粉、羊奶粉原料,分装成小罐,再贴上伪造的奶粉品牌标签后高价抛售,这其中的高额利润让不少不法商家开始铤而走险,大规模制假、售假。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涉嫌假冒进口奶粉,经检测多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如2015年的假冒可尼克、善臣案中,13件奶粉中有2件含有致病菌,属于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而在2016年的伪造诺德兰、喜宝检疫证书等案中,11个批次的奶粉样品有9个不合格,主要是蛋白质含量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此外,部分造假公司还为伪造的产品精心制作了“身份证书”,如伪造的原产地检疫证书、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报关单等一系列文件,并且运送到专业报关公司的海关仓库后,摇身一变成为了资质齐全的进口奶粉,甚至骗过了国内的经销商。
一位食品外贸从业者说,这种造假模式在前几年比较流行,“伪造假的报关单、商检报告等信息,或者是把仿品拉到报关公司仓库‘一日游’,伪造是从国外直接进口发货的假象。”
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这起案件恐怕不是孤案,这样的“洋黑作坊”也绝不是唯一一家。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完善的时候,消费者更应该擦亮眼睛,对那些无法验证货源品质的低价代购洋奶粉避而远之。认真甄别奶粉的品牌和质量,通过正规渠道或者有品质保障的平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