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财经频道CCTV2今年例行播出了“3·15”晚会。今年重点关注农村消费和老年消费,曝光和打击不法经营行为,也将针对大家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谣言进行实验破解,对消费风险预警提示。(2018年3月15日澎湃新闻)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大家俗称的“打假日”。今年央视“3·15”晚会以“共建秩序共享品质”为主题,除了备受关注的“案例曝光”之外,最大的变化就是针对很多大行其道的谣言,联合相关国家权威部门、专业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证伪”,以期通过“科普”加大消费预警、增强消费者辨别能力,将假冒伪劣商品拒之门外。
意料之外的是,“3·15”晚会结束后,普遍共识是“打假日”有“科普日”之嫌,更有不少网友吐槽“有点走进科学的即视感”“打假晚会变成辟谣晚会了”……然而,笔者却认为,抛却固有思维定式,“科普”反而是更高级的“打假”。
长期以来,假冒伪劣商品如“过街老鼠”,广大消费者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然而,现实中假冒伪劣商品却久治不愈,很多甚至在农村地区和老年群体中坑蒙拐骗如入无人之境,令人费解,让人担忧。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有市场”。一方面,面对日新月异的消费市场,农村地区和老年群体普遍相对缺乏市场知识、科学常识、权益意识是不争的事实。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存在认知盲区和投机心理,很容易被不法商家利用虚假广告、伪科学等“套路”进行消费引导、误导甚至是诱导,无形中为假冒伪劣商品敞开了大门。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和老年消费之所以沦为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灾区,恰恰说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和“银发”消费市场空间巨大,但同时“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优质供给不足,没有更好地兼顾和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美好生活消费需要。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经济利益面前,很多不法商家铤而走险制假售假,假冒伪劣愈演愈烈。
众所周知,没有市场,才会没有生产。笔者以为,较之于简单粗暴的“案例曝光”和“典型打假”,“科普”专业知识和传播科学信息能够最大程度“武装”消费者。只有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理性认识到假冒伪劣产品的严重欺诈性和巨大危害性,不因科学常识不够而购买“假货”,不因优质选择不多而选择“废品”,才能有效扭转“打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
必须清醒地看到,保护消费者权益尤其是净化农村消费和老年消费市场环境,是一项须臾不可懈怠的长线工作、长期工程和长远战略,必须齐抓共管、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比如,各级消协组织可与基层村居社区等合力联动,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讲学讲座,普及科学消费常识,增强群众防骗意识。相关职能部门应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重典治乱、释放威慑。媒体和公众应常态监督、依法监督、全程监督,让假冒伪劣产品和制假售假行为“见光死”。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应严格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依法经营,加强行业自律,不断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