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花生”饮料里既没有核桃,也没有花生,而是一罐“添加剂料汁”兑出8000瓶饮料,且多数流入农村市场。昨晚,央视财经315晚会上曝光了一些山寨食品生产企业,不仅从外包装上假冒知名饮料,为了降低成本在生产中还利用香精等添加剂代替真实原料(据3月16日《北京青年报》)。
“在跟踪中模仿、在模仿中创新”,在央视3.15晚会现场播放的记者暗访视频中,这些无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居然还恬不知耻的对暗访记者吹嘘自己的违法经营之道,以“傻子才会用真核桃生产核桃乳”来狡辩自己的无耻行为。但从他们这种用假冒伪劣产品肆无忌惮坑害消费者的话语中也不难听出,一是农村消费者的防范意识不强,因为收入相对较低,大多人存在“贪便宜、买好货”心理,让假冒伪劣商品生产销售有了“用武之地”。二是在用生产伪劣产品跟风傍名牌中,让这些无良厂商饱尝了甜头,在思想意识中已完全泯灭了最基本的道德良知,诚信经营反而成了被嘲弄对象。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对于城市市场的严格规范管理,让假冒伪劣商品难以容身,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乡镇小集市等,往往由于管理人员“小马拉大车”等多重原因,导致市场监管很不规范,俨然已经成了假冒伪劣商品的“集散地”。实际上,山寨和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已经由来已久,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学周围的小店铺中,类似傍名牌的“六个纯核桃”、“康帅傅”、“大曰兔”等等,不仅屡见不鲜,也时常被媒体曝光并成为舆论焦点。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现象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今年能够登上央视3.15晚会,足以显示此类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可以预想到的是,一场以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净化农村市场为重点的“战役”已经拉开帷幕。
现在的很多农村多是以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为主,收入缺乏稳定再加上传统消费习惯的根深蒂固,很容易被无良商家吹嘘的“物美价廉”所欺骗,更有一些老人本身就缺乏饮食卫生安全意识,甚至信奉“眼不见为净”,只要看着像“名牌”且价格便宜又“好吃、好喝”,往往就争相购买,即便是发现有问题只要“吃不坏人”,大多也懒得追究。另外,农村里的很多经营者和消费者往往都是乡里乡亲,非万不得已,很少会“撕破脸维权”,这也给一些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农村市场创造了“地利人和”。枣庄这些无良企业之所以能够生产不含核桃花生的“核桃花生饮料”并且还在农村市场“热销”,正是抓住农村很多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和特殊的消费生态,才使得他们在利益驱使之下不断良知沦落,甚至越发胆大妄为。
不可否认,虽然被3.15晚会曝光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企业涉及山东枣庄等地多家,但从整个农村市场来看,注定也只是冰山一角甚至“九牛一毛”,榜品牌的伪劣商品更不仅只局限于“核桃花生”等饮料,可以说已经涉及到农村所有消费领域,甚至包括农药种子化肥等重要的生产资料。而食品饮料则是山寨伪劣商品的“重灾区”。在笔者看来,扫除坑害农村消费者的假冒伪劣商品,既需要严厉打击重拳整治,更需要强化市场日常监管和提升农村消费者的防范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假冒伪劣商品之所以在农村市场泛滥,并且屡禁不止,还有一个不能被排除原因就是“保护伞”的存在,实际上,对一些企业生产“山寨名牌”和集镇商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地方基层政府尤其是市场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往往都是心知肚明,不仅在日常监管中“睁只眼闭只眼”,甚至还会与不法商家串通一气联合应对上级部门的监管,因此,针对农村市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打击整治,有必要同扫黑除恶和深挖背后“保护伞”联系在一起,既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者嚣张气焰,更要铲除滋生假冒伪劣商品的市场土壤,同时教育广大农村消费者改变传统消费观念,提高防范和维权意识,多管齐下,势必也能够将山寨和伪劣商品永远彻底的赶出农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