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表明,在制假售假犯罪活动中,80后、90后已成绝对主力。假货毒瘤的侵蚀让年轻人铤而走险、走向犯罪。”近日,在阿里巴巴集团召开的发布会上,集团平台治理部知识产权保护总监叶智飞说。他透露,“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阿里巴巴联合社会各界践行了整整一年,虽然2017年线上假货治理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线下假货生产源头不根除,全社会的假货问题绝不会有根本性缓解。
“必须要完善法律法规,对线下假货生产源头进行围剿,全社会共同推动制假直接入刑,并引入惩罚性赔偿,让制假售假者倾家荡产,才能彻底遏制全社会的假货问题。”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说。
阿里巴巴公布打假案件刑罚比例
叶智飞公布了一组数字: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平台治理部通过大数据模型主动防控、权利人举报、消费者投诉、神秘抽检等方式,共排查出5436条销售额远超起刑点(5万元)的疑似制假售假线索。
受执法资源紧张及诸多因素限制,执法机关接收1910条,公安机关已经进行刑事打击的为740例。刑事打击案件数量比2016年增长58%。
叶智飞认为增长原因在于各级执法机关的执法力度逐步加大,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联合进行线下打假的执法机关由2016年的14个省增至2017年的23个省。
“但已被打击的740例制假售假案件的判决结果让人能直观想象为何假货屡打不绝。”叶智飞称。阿里巴巴集团抽取了740起案件,根据公开信息能够确认的63份刑事判决书统计发现,这些案件中被告人从被采取强制措施到宣判的平均办案时长约344天,共判决129人,判缓刑的有104人,缓刑率为81%。
2016年,根据对当年能够公开抽取到的判决书的分析,缓刑率为79%。2017年缓刑率比2016年高2%。
深挖线下假货生产源头窝点
相对执法成本的高昂,制假售假违法犯罪的成本明显较低。叶智飞举了一个10年制售假货被抓3次的例子。2017年,西部某省公安机关在阿里巴巴大数据协助下破获一起公安部督办特大调味品案,警方跨多省缴获数十万袋假冒调味品。该案主犯师某之前在一家正规调味品厂从事打假工作,曾配合当地警方打击过制假窝点。在高额利润诱惑下,师某转而制假。2006年、2011年,其两次因参与制假售假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均被取保候审,直至2017年因制假售假第三次被拘留。
叶智飞介绍,正是由于犯罪成本过低,线下假货生产源头仍未根除,许多制假售假犯罪链条和网络依然活动猖獗,甚至形成行业性、领域性、区域性假货产业带。
2017年12月,公安部专门部署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春雷行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针对行业性、区域性、领域性制假售假现象依然突出的问题,深挖犯罪源头窝点,摧毁犯罪产业链条,严惩制假售假不法分子,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假货毒瘤清理亟待法律破局
阿里巴巴法务部高级专家卫知介绍,证据认定难是导致打击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卫知称,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制假售假违法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由于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对于电子证据的认定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导致事实认定和证据采信非常困难,线上销售的违法收入在司法实践中普遍较难认定,以至于制假售假犯罪分子往往得以逃脱应有制裁。
“制假售假已成为妨害社会大众创新的毒瘤,并深远影响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叶智飞说。制假售假暴利正在驱使年轻人铤而走险、走向犯罪。根据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最新统计:2017年,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的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中,80后、90后约占83%。与此同时,一些制假售假分子向微商等多个社交平台及其他电商转移,制假售假团伙为攫取利益、逃避打击,多平台跨国境流窜现象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