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购物节汹涌而至,京东全球购却出现了假货,这难免让人脸上无比惊奇。自4月被曝光Coach包销量Top10全为假货后,此次同一品牌再次出现假货。不折不扣的“二进宫”让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产生了焦虑。
那么,这些假货如何堂而皇之的进入京东商城的呢?调查不难发现,在4月警方查抄假货之前,媒体的报道是,有代办商称花2万元即可入驻京东,资质不符也可造假。曝光之后,京东全球购修改了商家入驻规则,要求商家补齐品牌授权。
“所有商家均为海外商家”,“所有商品均为海外生产或销售”,入驻京东全球购的商家必须是“品牌方或者拥有品牌授权”,这些硬性条件确实提高了入驻的门槛。不过名义上的准入条件,实际上却只是一种形式——在与京东有合作协议的“优质”服务商的协助下,众多撤出的商家通过资质造假而顺利进入,并由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Coach商品下架后的快速回流。
也就是说,经过警方查抄并由京东下架的那些商品,经过资质造假程序之后,又顺利的再次回到了京东商城的货架上。其中间,只是经历了服务商的协助完善资质,并付出了代价不低的服务代理费用。于此,一系列的问题就产生了,对于具的资质把关的平台方,其是否已履行了相关的把关程序,是否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是否对造假产业链有所察觉,又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通过资质造假,让同种商品经过整治之后又死灰复燃,平台方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正品与假品的最大区别,也就是防范的措施,必须具有“品牌方或者拥有品牌授权”。而要对其真实性做到审查,除了一纸授权书的形式审查,还应有真实性的实质审查。就如同文凭的真实性审查一样,通过学信网等专业网站,就可以做到自查,实在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也可以致电官方机构进行函询或者电话资询。
事实上,越是知名的品牌,越重视打假并成立了专业的打假机构。再加上“打假联盟”这样的合作组织和形式,实行信息共享、打假联动并不困难,对假货也能形成遏制之势。如果在出现了假货并由警方介入后,审查的形式依然仅限于“资质有无”而非“真假鉴别”,连授权书的真假都不能做好把关,实体性的商品真假鉴别与审查,情况则难言乐观。
诚信和质量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生命线,不卖假货也不给假货生存之路,是平台方赢得良好口碑的不二法门。长期以来,京东引以为傲的地方在此,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基础也在此。犹记得,刘强东在接受《金融时报》的专访时,就说“我是第一个明码标价并开正规收据的人。从第一天开始,我就没有卖过一件假货。所以,很快我就积累起口碑。”他还曾说过:“京东会保护知识产权,不像某个平台假货那么多!一个小公司,在某平台开店后销量大涨从而决定扩充产能,但半年后那平台上就都是一模一样的产品而且还便宜。”
哲家有语,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事万物在发生变化,人也不可能始终犯一个老错误。对入驻商家的资质及其商品进行审查,是平台方承担的法律与道德义务。京东作为业界的巨头之一,需要本着维护平台声誉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切实履行起资质审查和质量把关的义务。同时,诚如互联网产业研究员唐汹认为,有必要以法律形式确定电商平台需要承担的连带责任。一旦出现售假,不仅要追究售假者的责任,还要追究电商平台的责任。而这些责任,不仅包括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惩罚,还包括对消费者的赔偿。
就时下而言,消费者在购置到假货之后,通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之外,相关方面应加快《电子商务法》的立法进度,进一步规范电商平台义务,并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如此才能预防平台方责任动力不足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