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阿里巴巴向社会公布“百家售假企业黑名单”,引发各界广泛关注。9月26日,阿里平台治理部首次向外界揭秘阿里巴巴打假的重要支撑手段——依靠知识图谱技术构建而成的“商品大脑”。“‘商品大脑’可以24小时对平台上的近20亿件商品进行管控。”“可以每秒审核5000条商品信息,精准发现假冒、山寨、滥发和品牌堆砌的商品;还可以每秒扫描2.2万张商品图片,及时发现把文字PS进商品图片的‘牛皮癣’。”(9月27日《浙江法制报》《杭州日报》)
“商品大脑”无疑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当消费者在淘宝输入关键词,比如“××明星同款”等,就能检索到想要商品。更智能的是,“商品大脑”还融入大量行业标准,比如全棉、低糖、低嘌呤等,消费者输入某个标准,就可搜出适合商品;它还与时俱进,从公共媒体、专业社区的信息中识别出近期热词,当我们输入某个热词,马上就能出现相关商品。可以说,“商品大脑”让网购实现“发现更简单、选择更智能”。以前网购只要比价就行,现在,网购还是一个新技术比拼的试验场。
更让消费者乐于看到的,还是“商品大脑”在打假上发挥出的威力——24小时管控商品,精准发现假冒、山寨、滥发和品牌堆砌的商品,又一次突显了电商平台在主动防控假货上的技术进步。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打假一直是个全球难题,没有哪个“网购一族”不担心买到假货,没有哪家电商平台能逃脱假货的困扰,而且网络打假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一个程序员就能解决”。然而,产品质量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生命线,打假任务越是紧迫,电商平台就越要用质量赢得信任,不断寻求打假技术的突破。
“商品大脑”就是对打假技术的突破。商品上架阶段,它每秒可审核5000条商品信息、扫描2.2万张商品图片,及时把假货、山寨、滥发和品牌堆砌的商品,以及违反广告法的商品拒之门外。商品上架后,它会对在线商品进行巡检,基本每6小时就能完成对全网近20亿件商品的扫描。如此高压态势,假货要想蒙混过关还会很容易?卖假货被发现后还能换个马甲如法炮制?恐怕太天真了。从“打假地图”“售假企业黑名单”等再到“商品大脑”,我们看到了新兴技术的不断运用和打假责任心的不断加重。
期待每个电商平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加重打假责任心,不断提升打假技术,多多研发出诸如“商品大脑”之类的“打假神器”,且越多越好、越“神”越好。技术手段至少是在短期内提升打假效率的有效手段。当然,打假只靠技术远远不够,只靠电商平台也远远不够。电商平台依靠“打假神器”得来的大数据当及时与工商执法部门共享,开展政企协作之下的大数据打假、从线上到线下的全方位打假。构建电商、政府、品牌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天下少假”才可能成为现实。(作者: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