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近日发布的《法治蓝皮书(2017)》披露,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然而从申请专利的质量来看,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持续增长的专利申请数量不成正比。中国绝大多数申请的专利没有真正投入使用,许可实施率仅2%。(4月4日《法制日报》)
国人似乎有一种“吉尼斯世界纪录”情节,总有一种数量取胜的思维定势。重数量轻质量成了我国各项领域的一个通病,由此极大抑制了创新创造。这也是中央政府一再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中国发明专利过低的转化率,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企业申请专利与企业产品供给能力之间往往被直接画上等号,从而形成专利数量的泡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激励机制不能与时俱进,考核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思维定势上,或为政绩考核、或为科研经费,或为了职称荣誉。
比如,有些省市将“专利申请数量”列入政府考核。为完成考核指标或彰显政绩,地方财政还根据专利申请数量给予企业补贴,表面上是企业在申请专利,实质上是政府在为专利申请买单。还有些地方政府给当地企业下达专利申请数量硬性指标;再比如,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请的专利,绝大部分被定性为职务发明创造,相关科研人员只能得到一定现金和职称奖励而无法获得长期性的股权激励,个体利益在后续转让与应用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这些做法,从根本上违反了发明创造的客观规律,势必造成专利申请数量急剧增加、质量大幅下降的局面。
虽然我国已成为一个专利大国,但高端医疗设备、汽车制造装备等却仍然大量依赖进口,即便是彩电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也多被跨国公司所掌控。要改变这种状况,从专利大国走向技术核心竞争力大国,就必须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把“数量考核”须转变为“质量考核”,用质量激励挤掉专利数量的泡沫。
首先,必须先完善专利考核制度,着重考核专利申请的创新能力,以及专利内容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技术,特别是要重点考核专利的转化率。
其次,要调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制度,重点在于考查专利本身在企业运营中是否实际发挥作用,以此作为授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重要条件。
第三,要像高考改革去掉各种加分一样,把政绩考核、科研经费,职称荣誉与专利挂钩的各种套路解套,以转化率作为最终考核标准。
文/丁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