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自称是国内知名白酒的授权直营店,进店买了4箱茅台、4箱五粮液、3箱剑南春,总共花费6万多元。没想到,到头来酒没喝上,连索赔都成了难题。前不久,上海市民袁先生遇到了这样一件糟心事。(1月29日《新闻晨报》)
花6万多元买了假酒真够倒霉的,而比这更倒霉的是维权难。其实,袁先生的事情本来并不复杂。他在一家自称是名酒专卖店买了假酒,经迎春路浦东新区酒类专卖局委托五粮液厂家做了鉴定,称是假酒,而且这家“盛世酒庄”也不是五粮液集团的授权直营店。茅台、剑南春厂家也出具了类似报告。随后,袁先生买到的假酒被没收。经查发现,这家酒庄无证经营假冒伪劣产品,曾在去年就被处罚过,剩余假货也被没收。可随后上门交涉老板避而不见,后来跑路,袁先生遭遇了维权难。
虽然酒类专管局执法人员表示,他们会协调双方的赔偿事宜,但因为酒庄负责人避而不见,确实比较难处理,袁先生只好打110报警。那么袁先生维权到底难在哪儿?这家无证经营的酒庄开店已有四五年,监管部门难道视而不见?即便查处过一次,为何后来为何还能经营?此外,消费者怀疑买到假酒,在鉴定上也面临困境,不仅要消费者自己出鉴定费,程序也繁琐,必须先向当地工商、食药监或者酒类专卖局等部门反映,再由当地执法部门委托厂家进行鉴定,否则就违反了相关鉴定管理办法。消费者可前往酒类专卖局对酒进行鉴定,拿到权威报告后,可向执法部门举报,要求介入查处;调解不了,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也就是说,这一切都要由消费者自己办,而且过程漫长,程序繁琐!
虽然按《食品安全法》规定袁先生可以去申请“假一赔十”,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退一赔三”,但就上述程序来说,如果袁先生把这些程序都走完,估计他也要累个半死,甚至面临“得不偿失”的尴尬。试问,谁能有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一系列超长的维权“马拉松”?不少地方都曾对消费者买到假货后是否维权做过调查,约8成人称放弃维权,就是因为耗不起。而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对目前的投诉结果表示“不满意”,加上那些沉默的人,估计数量肯定为“绝大多数”。
造成消费者“维权难”的三大要害是: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执法部门接到投诉后,都要求消费者提供证据,而不少证据消费者无法提供,这就是在难为消费者。鉴定难更是令消费者苦不堪言,消费者自己花很多钱去鉴定不说,还要经历一连串的询问、查证,以及路途奔波等艰辛,就是鉴定完毕,还要吃很多“不受理”的苦头。而索赔难,就是一个推一个,销售者推给厂家,厂家推给销售者,再推给工商、物价、食药监……然后几个部门再推来推去,但究竟谁负责、谁给做主、赔多少等等,最终都没有答案。面对无良商家、厂家的逍遥,面对高高在的各监管部门,消费者就是“肺气炸了”也无济于事。
而袁先生想要维权,必须经历自己举证的艰辛,自己花钱鉴定的无奈,自己跑断腿索赔的痛苦,可即便如此,还是后果难料。新消法出台时,业内很多人士就担心,工商总局的“新规”将会对新消法带来挑战,消费者三倍索赔或被架空。后来证明的确如此。经营者“自证清白”,就给消费者增加了举证责任。
买了假货维权难,可为什么不让消费者维权难呢?只要减轻消费者的举证等责任,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监管部门能做却为什么不去做呢?称是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可实际上却是在“折腾”消费者。由此,保障消费者权益,就该让其维权不再变难,具体做法就是:简化程序,监管部门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才是真正为消费者服务。(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