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鞋之都”看大数据打假重要性
舒圣祥
福建莆田不仅是江湖游医之乡,而且也因为大量产出仿冒名牌运动鞋而成为“假鞋之都”。北京青年报日前报道,位于莆田市北部的安福电商城附近,白天店铺锁闭、人影稀少,夜间则灯火通明、人头攒动、车流不息,几乎所有人都压低了声音在交流、交钱、拿货,附近的几条街道甚至会经常堵车,假货生意做得成行成市,令人称奇。
假冒伪劣泛滥是个老大难问题,不仅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也严重损害中国制造的对外形象。面对假货问题,人们习惯于把责任归到某个部门某个企业身上,有人说假货是因为监管不力,有人说应该归咎于电商平台,争吵不休的结果是假货问题迟迟难以解决。
在网络时代,打假比以往难度更大,因为随着电商和物流的发达,商品交易量动辄以千万、以亿为单位。并且造假活动在线下进行,只是销售在线上。其实,借助大数据发现造假并不难,难的发现造假后如何打掉造假者,打掉一批造假者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防止造假活动很快卷土重来。因此,要根治假货泛滥,必须政府、企业携手,线上线下联动,像莆田“假鞋之都”这样的线下假货货源地,必须有当地监管部门的主动配合,只要一个环节不配合,假货就会像韭菜一样,怎么也割不干净。
日前,阿里公布了2016年十大典型知识产权保护案件。去年,依靠阿里的“大数据打假新兵器”,相关执法部门关闭了约675家假货的生产、库存和销售点。十大打假案中,假冒“美孚”、“壳牌”等润滑油案总涉案金额上亿元,假冒安利产品总涉案金额10.5亿元,而阿里与莆田当地工商配合,查处假冒Adidas、Nike等名牌运动鞋服装,总涉案金额7200余万元。
与此同时,阿里宣布成立全球首个“大数据打假联盟”,并定向邀请了约20家创始成员,其中包括LV、施华洛世奇、资生堂、安利、华为、索尼、三星、西部数据(西数及闪迪品牌)等,这些国际产品生产商愿意进入打假联盟,一方面说明它们确实是“苦假货久矣”,同时也说明他们对借助大数据、多方携手合作打假的模式寄予了希望。
按理说,网络购物中识别假货难度可能比实体购物要小一些,因为有其他人的评价作参考,也有相对较好的纠纷解决机制和事后差评机制,但假货仍旧存在,这说明假货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消费者图便宜而知假买假。他们不是王海那样的“职业打假人”,但他们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职业买假人”。如果这种需求不从根本上断绝,要根治假货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打击假货不能只靠地方工商,也不能只靠电商平台,而是需要全民参与;另一方面,打击属于“堵”,彻底消除假货还需要“疏”,给中小企业更宽松的经营环境,提升“中国质造”的水平,才是长远的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