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之所以忽然成为热点和焦点话题,起因是刚刚出台《中医药法》。中医作为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中药材正是支撑中医发展数千年的根本。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医药已飘洋过海成为世界医学界公认的一大瑰宝。近年来我国中药材质量安全问题屡发,一些不法药贩以可乘之机,他们不失时机地兜售、贩卖假冒伪劣中药,以次充好,掺杂使假,以假乱真,花样百出,严重扰乱了医药市场,不仅是对中医药发展传承敲响了警钟,更严重危害到人民的健康安全。
检测显示“苍术”不合格专家称伪品不能代替正品
记者调查发现,通过对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河南省商丘市百草堂大药房、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河南省洛阳市麒麟大药房、河南省洛阳市万家康大药房、河南省周口市同和堂大药店、河南省周口市世界大药房、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等多家医院和药房出售的中药材苍术检测,发现其中苍术素含量远远达不到《中国药典》的标准含量。
中药材苍术,别名赤术、枪头菜,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2015年新版药典》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苍术素(Cl3H100)不得少于0.30%。
据业内人士透露,苍术主要考核指标为苍术素,为了保证检测可靠性,所以检测苍术的主要项目有三项:一、形状,二、显微鉴别,三、苍术素含量测定。
根据河南省多家医院和药房出售的苍术,检测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苍术”形状、鉴别、含量测定项等内容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发现苍术素含量最多为0.010%,最低的竟然只有0.0049%。检测结果与《2015年新版药典》规定的含量相差很大。
相关专家介绍,假冒伪劣中药的辨别一般主要凭经验,通过看、闻等方法从外观形状、色泽、味道来识辨中药的真假优劣,所以没有检测仪器,很难辨别真伪。同时,“伪品”苍术虽含有苍术素,但并不能替代正品苍术使用。患者服用后根本没有效果,这就是中药材质量下滑的原因。
有着30年中药材鉴别经验的中国药科大学中药标本馆馆长宋学华教授说,尽管伪劣药材药效差,甚至有害,但销路却并不存在问题。出什么样的价格就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货色,其实质就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甚者,农副产品的下脚料、药材的非药用部分等被一些药材采购人员以低价买走,最终又流通到市场。任其发展下去,中药的声誉就毁了;连药材质量都无法保证,中医还讲什么传承和发展。
《中医药法》出台国家规范中医药市场
近年来,中药饮片市场假冒伪劣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中医药的声誉,问题不可小视,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或对中医药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刘文伟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目前我国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市场乱象丛生,假冒伪劣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中医药声誉,不但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很大隐患,且直接威胁到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
“要建立质量追溯体系,重点打击掺杂、造假行为。”刘文伟委员建议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中药材、中药饮片链条式管理,从而督促经营者注重中药材质量。同时转变政府职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从制度层面上倒逼各级政府重新审视药品安全责任与当地GDP之间的平衡关系。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017年7月1日起施行。《中医药法》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并有针对性地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本次立法从源头出发设立监管标准,一方面将为行业未来整体健康有序的发展打好地基,另一方面也将一扫目前行业乱象,加大对危害中药材质量安全行为的惩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