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连发生的两件事让阿里巴巴再次深陷舆论漩涡。
第一件事发生在大洋彼岸。据外媒报道,美国服装与鞋履协会(AAFA)再次呼吁将阿里巴巴及旗下的淘宝平台列入“恶名市场”黑名单。这也是自2015年4月以来,AAFA第二次以淘宝售假严重为由针对阿里。
第二件事则发生在国内。10月9日工商总局公布了一份2016年网络交易商品质量抽检结果。工商总局对503个批次的网购商品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不合格批次竟有172个,网购商品不合格检出率为34.6%。其中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商城和淘宝平台的不合格商品数分别为38件和19件,位居榜单前列。
一时间,阿里巴巴再次因为“假货问题”成为众矢之的,不少网友纷纷跳出来指责阿里纵容假货横行。
尽管这两件事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当前阿里巴巴所面临的最大痛点,但若是将这两件事相提并论,并将阿里巴巴与纵容假货划上等号,多少有些不够严谨。
(1)海外声音该如何解读?
首先说海外的。国际上对于阿里巴巴“假货问题”的关注可谓是由来已久。2015年11月,美国《福布斯》封面刊文直指阿里是“建在假货上的2000亿帝国”,《福布斯》称这个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早在2008年,美国贸易代表公司就将淘宝列入恶名市场名单。
该杂志声称,阿里巴巴的出身与商业模式就是假货的原罪,马云所面临的假货问题是中国经济上升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美国媒体有着这样的言论其实并不奇怪。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2005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梅西讲座上指出,美国就是依靠着200多年来的贸易保护成为全球工业经济大国的。霍氏说,直到2005年,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不依靠国际贸易的经济国之一”;直到20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出口总值从没超过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货物进口的规模也同样小得可怜。因而当美国面临全球化,面对着来自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因而,若是把《福布斯》的言论视作是美国媒体对于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出于条件反射的戒备,也是完全说得通的。《福布斯》所代表的美国精英阶层将中国的问题放大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一种精神代偿模式。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否认,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商品交易平台,阿里巴巴旗下的几个电商平台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假冒伪劣产品,尤其是包括古驰在内的诸多国际品牌的廉价仿制品也让人防不胜防;虽然马云的阿里巴巴所代表的广大中国的中产阶级和“屌丝”阶层并非是国际名牌的真正的目标客群,但通过阿里巴巴近年来的打假力度,阿里巴巴仍在尽全力缓解因假货问题带给国际名牌的损失。
(2)“假货问题”非线上独有
谈完海外谈国内。正如竞价排名之于李彦宏的百度,若是没了阿里巴巴,就一定没有假货吗?
对于工商总局出具的那份抽样调查结果,首先必须基于以下两个共识:
第一,172个批次的不合格商品并不等于“假货”,根据工商的抽检报告显示,“内在质量不合格的约占93%,仅标志和说明不合格的约占7%”
第二,从统计学的角度上来讲,采集的标本数越小,统计的结果误差越大;本次工商总局的抽样数为503个商品,相对于当前电子商务的体量,并不具有太多统计学意义,只能说明在此次例行检查中发现存在数量庞大的不合格网购商品这一事实。
基于这两个共识,我们可以注意到,本次不合格的172个商品,分别来自天猫、淘宝、京东、亚马逊、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多个国内主流的网购交易平台。而在所有的不合格商品中,除了天猫的38件和淘宝的19件,京东和1号店分别以21件和20件上榜,而苏宁易购则以38件与天猫商城并列榜首。
要知道,在2015年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天猫商城以58%的份额占据了半壁江山,京东则以22.9%位列第二,苏宁易购和1号店则分别占据了3.8%和1.3%(注:淘宝属于C2C平台,因此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与天猫相比,上述几家电商平台的不合格商品的比重要大得多,但从某种意义上上述的数据也代表着消费者的选择。
尽管很多网友会迁怒、质疑阿里巴巴的“不作为”,但当他们用鼠标作出选择时,阿里仍然是首选。毕竟他们仍然不知道,除了阿里,还能信任谁。
事实上,笔者对于网友在看到工商总局的抽样结果时的愤怒,完全可以理解。网友的反应实质上也是对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当下严重的不满。
假冒伪劣产品并非是线上独有的,也并非是阿里的专利,其屡禁不止的原因,一方面是制假售假的暴利,另一方面也有市场的需求,而这些归根到底,依然是法制意识的集体缺失。
尽管近年来,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一些电商企业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方面体现出了坚定的决心,但是打假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企业、职能部门与普通老百姓共同的努力。只有这样,假冒伪劣产品才会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