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内,防晒类化妆品遭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三次曝光。日前,食药监总局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的化妆品监督抽检中发现,部分防晒类化妆品存在实际检出防晒剂成分与产品批件成分不符、无特殊用途化妆品批件等问题,并发出关于156批次防晒类化妆品实际检出防晒剂成分与产品批件成分不符等情况的通告,不少广州本土企业登上“黑榜”,据记者统计,156批次中有108批次标称生产企业为广州本土企业,占到近七成。继8月被曝出部分防晒产品不合格后,韩束、丸美再次“中招”,本次食药监总局的通告中,欧莱雅也名列其中。
不乏大品牌“中招”
此次“上榜”的产品大多是由于没有特殊用途化妆品批件、特殊用途化妆品批件过期、产品名称与批件不符、实际检出成分与标识成分不符等,如快时尚百货店名创优品创立的自有产品名创优品清透持久隔离防晒乳,因未检出批件标示防晒剂被判定为产品名称与批件不符。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大牌产品被检出标签未标示防晒剂,包括广州丸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方: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丸美激白防晒精华隔离乳等6批次产品、苏州工业园区黎姿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韩束防晒乳等3批次产品、广州市馨雨化妆品有限公司(委托方:广州十长生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韩后轻盈优护防晒乳以及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薇姿理想焕白隔离乳,其中丸美和欧莱雅已经向总局提出复检。
部分上榜品牌被假冒
还有部分产地在外国的防晒产品是由于无特殊用途化妆品批件而上榜,比如姿人(上海)化妆品有限公司代理的奢华焕新臻白日用防晒霜,产地为韩国。在我国,防晒类化妆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须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生产,曾有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办理特证审批成本较高,包括毒理学检测、生产能力审核费等费用,不少企业故意打擦边球,以“标准不同”为由穿越红线。
公告同时显示,在本次被曝光的156批次产品中,32批次产品经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到生产企业现场核查后,为涉嫌假冒产品,这些“躺枪”的企业和产品包括杭州珀莱雅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珀莱雅晶蓝骄阳动感活肤防晒乳、上海天馨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韵娇儿防晒乳、广州市胜梅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清透持久隔离防晒乳、广东雅丽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8杯水清爽防晒和逗儿防晒护肤乳、苏州尚美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露等。
防晒类产品屡次上黑榜
据了解,食药监总局要求,相关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实后依法督促相关生产(代理)企业对已上市销售相关产品及时采取召回等措施,立案调查,依法严肃处理,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所有化妆品经营企业对上述产品一律停止销售;对涉嫌假冒的产品,要深查深究,严厉打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相关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于10月31日前将查处情况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防晒类化妆品在三个月内遭遇“三连击”,这让业内惊呼实属罕见。在8月中旬32批次防晒类化妆品被曝不合格后,9月初就有79批次防晒类由于实际检出防晒剂成分与产品批件及标识成分不符被“点名”,进入10月,更大批量的不合格防晒化妆品被通报,而且大部分都是广州本土品牌。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除了“被假冒”之外,造成这么多本土防晒品牌被通报的原因主要还有三点。其一,在特殊用途化妆品申报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有业内人士表示,防晒产品配发迭代速度很快,但受限于现行特殊用途化妆品申报流程的低效率和高费用,导致绝大部分持证企业在更新配方时,并没有及时履行更新手续。其二,有些品牌委托第三方申请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委托第三方加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厂家实际生产配方与申报配方出现不一致。其三,不排除某些品牌为了节约成本,并没有将按照申报配方添加相应成分。据知情人士介绍,防晒剂量成本相对较高,确实有可能存在企业“偷工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