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上海曾是中国的工业重镇,诞生过新中国工业史上多个第一。看似“笨大粗”的重型装备业,实际上恰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能力和工业最高水平的体现。作为一切制造业的基础,重型装备制造业是制造工作母机的产业。2003年启动的临港新城开发计划,为上海装备制造业的再次跃升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总规划面积296.5平方公里的上海临港新城,由吹沙填海造地而来的陆域占45%,相当于再造4个澳门。广阔的土地为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机械装备制造、船用关键件制造、物流装备制造、航空装备制造、光仪电设备制造等产业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支撑。除重装备区外,临港产业区还包括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奉贤园区等功能板块。
但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定位,也是在实践中摸索而来。在前期研究产业发展定位时,当时的上海市计委(上海市发改委前身)请了各个跨国咨询公司来做产业规划,总体结论是,继续走招商引资的老路,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梯度转移的老思路。
“他们做的规划和当时整个经济发展阶段有关。但2004年、2005年后,世界产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国家的普通制造业,能转的都转了,不能转的都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实际上,在那个产业发展阶段,依靠外资推动产业升级换代这条路已经走到头了,必须搞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大工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临港集团)副总裁翁恺宁对早报记者回忆称,当时,集团了解到国务院正着手制定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其中点名的16个专项正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长期受制于人、亟待攻克的领域。以此为蓝本,临港高端制造的定位逐渐明晰,并在此基础上慢慢衍生出各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专项。
区位优势、土地成本、人才高地、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链配套,在谈及选择临港的原因时,多位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落户企业高管都谈及了这几大因素。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的临港,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拥有13公里长的海岸线,具备得天独厚的码头资源,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直接腹地,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集航空、海运、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运输等五种交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
“在重装产业上,上海历来很有竞争力,这是一种产业发展的延续和惯性,有其历史必然性。”上海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下称临港管委会)党组成员、综合计划办主任汤文侃称,要发展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攫取制造业皇冠上的那些明珠,需要大量的资金、土地和人才投入,这些恰是临港的优势所在。
政策高地,成本洼地。汤文侃说,若要在全国范围内比较政策优惠力度,临港或许比不过一些三四线城市开发区,但是放在上海这么一个寸土寸金的国际化大都市,临港的“双特”政策(2012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施特殊政策)在产业发展扶持、土地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奖励等方面的巨大倾斜力度,独一无二。他认为,事实证明,“(高端装备制造)这条路走对了。”经过十余年发展,临港作为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已颇具规模,包括上海电气、上汽集团、中航商发、中船集团、外高桥海工、三一集团多家业内龙头均在临港“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