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缺的或许不是创新能力、资本实力、品牌塑造,而是信任——对本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信任,对从业者职业道德的信任。这种信任感的普遍缺失,比缺乏前述三者更可怕。它需要用精益求精、坚守初心的工匠精神来唤醒,也需要用一个个脚踏实地、质量为本的行业标杆来激发。
一个沉甸甸的奖项两天前颁发——据新华社报道,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3月29日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各行各业要向获奖组织和个人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当天,这个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颁给了10个组织及个人,还有90个组织及个人获得提名奖。在公众对质量愈发敏感、企业对质量愈发重视的当下,这个奖项的颁发恰似一场及时雨。
2015年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热词是海购。当越来越多的人津津乐道于在国外“淘”了哪些性价比高的商品时,我们感到莫名的失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规模、速度、成本优势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我们自己的产品质量存在什么问题?
当我们谈论质量的时候,大家在关注什么?不放心食品令人忧心忡忡,不合格药品让人谈之色变,欺诈丛生的旅游业让不少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还有,日本的电器怎么好用,德国的不锈钢制品如何耐用,瑞士旅游的体验何等惬意。
诚然,目前的中国还不是质量强国。大到汽车、电器,小到化妆品、服装,国内许多产业的规模居世界前列,而产品档次整体不高。此外,不少地方的服务质量也差强人意,“天价虾”“天价鱼”事件一次次撩拨着公众的神经。但是,当人们从去国外抢购奢侈品变成抢购保温杯和水果刀这样的日用消费品时,当人们舍近求远踏出国门度假时,不仅说明我们的消费水平在提升,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一个事实:我们最缺的或许不是创新能力、资本实力、品牌塑造,而是信任——对本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信任,对从业者职业道德的信任。这种信任感的普遍缺失,比缺乏前述三者更可怕。它需要用精益求精、坚守初心的工匠精神来唤醒,也需要用一个个脚踏实地、质量为本的行业标杆来激发。
我们正视质量问题,但也不应妄自菲薄。美国有在全球掀起一场消费革命的苹果,中国有主导44项国际标准制定的华为;瑞士有享誉全球的钟表,中国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日本有一生只做寿司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中国有扎根宣纸生产一线30年的捞纸工人周东红;德国制造的强大底气,酝酿自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普通技工在内的丰厚的工匠资源,而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亦离不开有“金手天焊”高凤林这样的大国工匠,他经手焊接的130多台火箭发动机从未出现质量问题。
质量从何而来?为了确保焊接产品质量,高凤林是这样练习基本功的:吃饭时习惯拿筷子比划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如此长年累月地积攒过硬的技能,方能为产品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质量意味着什么?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荣军深知质量是生命线:“产品在家是质量,出了门就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中国质量的形象,容不得半点闪失。”
中国不缺精益求精的工匠,他们兢兢业业地打造着中国质量;中国不乏重视质量的企业,他们如履薄冰地塑造着中国品牌。他们是质量强国时代的中坚。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亟待把这些国产的标杆立起来,让人们重新发现这些身边的“质量之光”。正如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所言:“推动企业强化质量意识,市场倒逼是个底线,但更需标杆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