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就电视剧《宝莲灯前传》签订了一份以版权作为质押的贷款合同,成为我国影视产业版权质押贷款第一例。然而,在接下来的近10年中,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版权质押融资成功案例却寥寥无几。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在文化金融创新过程中遭遇的瓶颈,是国内银行和类金融机构共同面临的难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在版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版权评估难、版权保护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制约了银行和类金融机构发展版权质押融资业务。”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白雪在近日举行的“2016CPCC中国版权服务年会”之版权服务与文化金融对接研讨会上表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文化金融创新已成为热潮,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拓文化产业市场,如何解决版权评估难等问题,引发业界积极探索。
企业融资面临系列版权问题
8年前,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涉足文化金融,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累计为2000家文化企业提供了650亿元的文化金融贷款。“诸如去年的开年大戏《锋刃》、近期热映的《新萧十一郎》,以及分众传媒回归国内A股、万达院线收购北美第二大院线AMC等,背后都有工商银行文化金融的支持。”白雪介绍。
然而,在工作中,白雪接触更多的是小微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在北京市GDP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北京市17万家文化企业中,有95%是小微企业,上市文化企业不到30家,且以小微企业为主。“这种架构说明,文化企业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同时,北京市贷款融资余额近10万亿元,而文化金融贷款占比微乎其微。”白雪说。
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不同,面临轻资产问题。“为什么文化金融难做,是因为目前在文化金融和版权体系搭建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白雪指出,如在版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如何对版权进行评估,以及在流通体系中盗版的泛滥让版权很难进行变现,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
北京银行也较早拓展文化金融业务。2008年5月,北京银行与华谊兄弟签约,提供1亿元贷款,开创了版权质押打包贷款的先河。如今,北京银行已推出“创意贷”“文创信保贷”等一系列的产品,与许多知名文化企业合作,比如电影《画皮》《智取威虎山》《煎饼侠》等背后都有北京银行的贷款支持。然而,并不是所有文化企业都可以顺利获得贷款。北京银行总行中小企业事业部业务中心经理王晓宁介绍,2015年我国版权登记量达到160万余件,而进行质押登记的只有600多件,在文化金融中,版权质押类占比不高。王晓宁分析,著作权在明确权属方面有一些困难和问题。另外,版权价值判断难度也比较大,比如字画类,有些字画价值很高,但很难判断是否为真迹。这些都是银行需要慎重考虑的。
创新服务打造高效评估体系
对于文化金融创新面临的系列难题,白雪建议,首先,需要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来引导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其次,需要无形资产的评估和流转体系,这对银行和类金融机构、担保公司有很大帮助。同时,建立良好的无形资产的登记和评估体系,也有利于解决版权质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再次,需要国家和地方从财政的角度对版权质押贷款给予专项补贴和贴息,降低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难题。
对于版权质押融资难题,王晓宁建议,首先,评估机构需要建立统一有效的评估体系,推出一些新的合作模式。比如对于电影电视剧等作品,国内市场上没有成熟的完片保险,如能推出这样的保险机制,银行会更加大胆一些,对企业的支持也会更多。其次,完善后期交易市场,建设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在国内有针对专利的相关补贴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如果在版权领域出台类似政策,会让版权评估和审批、质押等流程更加通畅。
目前,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合作版权资产评估对接课题,以求破解版权评估难题。在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坚看来,国内版权质押融资市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中小企业在版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存在评估难、风控难、处置难的问题。他认为,解决文化金融创新难题,服务机构要创新服务体系,逐步解决这三大难题。而建设创新服务体系需要进行“三化”,即版权资产化、资本化、资源化。“首先对版权进行量化,然后进行版权资本化,这样才能与银行对接,让企业看到版权的价值所在。而版权资源化是未来发展方向,不仅仅把版权进行质押贷款,更要想到把版权进行证券化。当版权是一种资源的时候,版权证券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认为。
研讨会上,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推出创新金融产品“版融宝”与“质信通”。其中,“版融宝”对接银行端,依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登记与质押登记数据,发掘创新能力较强的成长型文化企业,为银行提供优质靶向信贷客户;对接文化企业端,会整合银行、担保、评估机构的业务流程,通过一次性材料收集、多机构业务并行等方式,将批贷时间大幅缩短,助推文化金融创新。(记者窦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