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朝阳区一家文化公司上班的王艳丽最近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单肩包,但当她签收快递后发现,包不仅做工差,而且还有十分刺鼻的气味,与卖家的描述相差甚远,花了一周时间才成功退货。“在网上买东西就怕买到假货,不仅耽误时间,还影响心情。”王艳丽说。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与此同时,电商售假问题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巨大瓶颈。中国消费者协会1月26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远程购物投诉20083件,占销售服务类投诉的69.86%。在远程购物投诉中,网络购物占比95.41%。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主要包括商品质量不合格、假冒的现象比较严重等。
春节将近,各大电商又如“双11”般进行消费造势。每逢此时,在被电商消费潜力所震撼时,公众脑中也会闪过一丝担忧,光鲜的成绩单背后水分有多大?其中是否存在假货问题?电商平台又该如何打假?
《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目前各个电商平台已开始运用大数据技术打假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个电商平台的利益壁垒,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加之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目前只能称为“小数据”,不能实现数据共享。而线上法规的缺失,更让大数据打假显得孤木难支。
为造假货者精准画像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副司长李继武说,电商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维权难,监管部门监管也难,网络交易的虚拟性、信息不确定性影响执法证据的关联性和证明力。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的研究报告认为,由于网上的所有行为都是记载在案的,可以有效运用大数据的手段进行分析,极大地提高打假的效率和精准度。
那么,当前电商平台的打假效果如何?又是怎样运用大数据的呢?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邵晓锋介绍说,经过多年与制假售假者的“暗战”,他们已经构建起一套全球领先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打假模式,既包含智能识别和追踪系统、庞大的商品样本库和数据库、精确复杂的算法、强大的云计算能力等大数据技术手段,又包括账号认证溯源、神秘抽检等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以及与消费者、商家、权利人和政府部门等参与者在内的联动机制。
邵晓锋同时表示,打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们已经意识到与假货的斗争是“未来30年要做的事”。为此,该集团特别设置了神盾局、打假特战营等机构,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打假。
“打假特战营不隶属阿里集团任何具体业务团队,他们将横跨各个业务板块,必要时可以充分调动集团从尖端技术到数据等各类资源。”阿里巴巴资深安全专家王彦介绍说。
王彦表示,在互联网领域,大数据打假在筛选海量信息方面,要比人工发现和判断更为智能和有效。通过智能识别、数据抓取与交叉分析、智能追踪、大数据建模、云计算等技术和数据手段,完全能够将假货从10亿量级的在线商品中捞取出来。“甚至还可以为他们精准画像”。
平台之间数据尚难共享
大数据既然如此有效,为何假货问题依然屡禁不绝?“刷单不会死,不刷单一定死”,去年“双11”期间,面对电视镜头,一位伪造信用的淘宝卖家说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电商平台没有执法权,他们能做的只是关店。可是卖家换一家平台或ID就可以再次注册。由于淘宝上竞争激烈,在急于求成的心理下,很多卖家走向了刷单的路。
“大数据打假系统是在不断进化的,随着数据的丰富,会变得越来越聪明。”阿里巴巴安全部资深总监倪良表示,“最大的挑战,不是在网上发现假货,而是怎么锁定假货背后的人,否则你今天把他的淘宝店关了,明天他换个马甲又冒出来了。”
“面对数量巨大的刷单者,我们可以事后追溯,但是事前很难发现。”倪良告诉记者,根源在于大数据没有完全共享。“比如这些刷单者是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和游戏聊天软件进行联系,如果这些数据不向我们开放,我们是无法掌握的。”
数据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资源,彼此之间很难进行打通。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造假者可以利用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缝隙营造生存空间。
“网店的核心数据都掌握在电商各自手里,且不对外公开,信息不透明,就会掩盖很多问题。”国家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1236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负责人赵哲波说。
执法必须打破“玻璃门”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大数据打假,技术已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全社会要通力合作。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各部门综合执法必须打破“玻璃门”,质监、工商、企业等应联合行动,对假货予以严厉打击,让假货无利可图,增大假货违法成本。
据国家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检测中心副主任刘松国介绍,全国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共享联盟已经成立,目前已有13家主流电商平台加入。“这个联盟就是以网管网的思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监管部门与电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联合打假,提升监管部门服务互联网经济的能力”。
“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本身是不产生假货的,假货问题的根源在于线下。线下问题的解决除了大数据,还需要更多合力。”邵晓锋表示,该公司目前投入在消费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员工近4000人,而该公司员工总数也不过4万人。邵晓峰强调,打假部门是阿里唯一投入不设上限的部门。“但仅仅依靠平台企业是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特别是法律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尽快制定出完善成熟的规则”。(中工网记者杨召奎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