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制度是服务创新的制度,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促进安徽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现实课题。
1、先进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的概念,其特征是: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网络,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加以集成创新,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在线检测、生产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自主知识产权,则通常是指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范围内,由该区域内的个人、企业法人、非法人机构等,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对其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知识产品(如专利、商业秘密、商标、工业版权),还包括其通过获得许可、授权使用、受让所获得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特定的专有权利束。从德国、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经验看,先进制造业是基于第四次产业革命背景、以智能技术系统为核心的制造业发展的新阶段制高点。形成这一发展制高点,离不开自主知识产权方制度、政策的配套与支撑。安徽要在“十三五”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形成新一轮高端发展的持久比较优势,更加需要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的有力契合。
2、发展先进制造业需要自主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从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化规律来看,先进制造业不是自发产生的,既需要人力、物力、资金、能源、设备设施等有形要素的投入,又需要职业教育、科技创新、咨询服务等无形要素的投入,但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无疑是重要砝码。安徽具有雄厚的科教资源基础,长期致力于创新型省份建设,注重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集聚了大量的优质知识产权资源,已经形成明显的发力态势。例如,通过“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转变、“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升级等行动,在机器人、新型平板显示、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其知识产权资源集聚均具有一定的基础,成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高效能引擎。安徽围绕先进制造业的重点领域、优势产业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检视这些政策措施,以及考量其现实的执行效果,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的发力和着力仍然需要持续强化。
3、把握自主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自主知识产权的范围是一种涉及面非常广泛的权利束,既有服务于日常生活、一般行业的知识产权资源,又有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知识产权资源。服务于日常生活、一般行业的知识产权资源固然重要,但它们不能简单地移植到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环节中。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而言,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即是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紧紧把握与发展先进制造业休戚相关的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资源,在其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下足功夫。
一是围绕先进制造业关键领域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既要补足短板,又要实现优势更优,在3D打印、网络协同制造、智能机器人、重大装备、基础件及基础工艺等领域,汇集和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创造出质优量大的知识产权资源,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话语权的专利池、软件数据库等,并且向标准化目标迈进,取得优势竞争地位,创新性地变迁知识产权发生机制。
二是集聚先进制造业亟需共性技术的知识产权要素。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全面的产业性变革,需要大量的共性技术的支持。共性技术是安徽目前的一个短板,因此应依托合肥已有的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聚合创新资源,建设大科学中心。同时需要加强制造业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激活发展先进制造业共性技术上的自主知识产权集成机制。
三是强化先进制造业优势知识产权资源的运用。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系统工程,知识产权的运用关系到其成败得失。在知识产权上不能搞急功近利,要从战略布局上加强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资源的储备。在一定的储备基础上,政府职能部门需要落实或者设计政策措施,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组建或者升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关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放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效用,整合先进制造业上的知识产权运用机制。
四是关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作为重要的创新资源,其在精心的创新创造与巧妙运用过程中,必然面临着侵权、盗取、滥用等风险。要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模式。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让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创业主体,始终受到我省的良好行政执法环境的保护,全力投入到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中。同时要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打击知识产权民事侵权行为,严格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民事惩治。此外要严厉刑事制裁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为相关主体塑造良好的司法空间。
五是精于先进制造业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构筑知识产权高地,是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服务的,但仅有知识产权资源的创造、运用和保护还是不够的。“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产权高地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关键之举。要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政策机制、激励措施。在企业层面,要积极夯实知识产权微观管理。事实上,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企业,以及相关的周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咨询策划机构等的知识产权管理,是容易被忽视或者弱化的,但它又是至关重要的长期性细致性工作。例如处置重点领域的专利分析、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等问题,成为先进制造业节约交易成本、抢抓发展机遇的一个突破口。总体上说,要通过先进制造领域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支撑安徽先进制造业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