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洁柔纸巾被曝不合格 大庆市各超市未接到下架通知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3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社论」“特医食品”乱象:婴幼儿食品安全不容失守 展硕木门被曝光 浸渍剥离不合格 北京近半蚕丝被质量不达标 部分未见一根蚕丝 山东淄博齐都公安查获制售假冒消毒液达10余吨 智利以英文提供ISA和IPEA服务 山东食药监抽检食品 临沂6批次不合格食品被曝光 山东淄博市市场监管局抽检46批次轻工类产品和陶瓷产品 2批次不合格 维C银翘片涉“毒”揭中药行业“潜规则”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餐饮食品(含餐饮具)172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宁夏质监局:1批次防火门达不到标准要求 韩国网络剧:明确观众定位 强化版权保护 河北邯郸市广平: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显实效 江苏无锡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工作 湖北省荆州市食药监局:1批次桶装饮用纯净水抽检不合格 乌干达敦促尽快完成多哈回合贸易谈判 广西钦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4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澳大利亚议会通过网络屏蔽法律 江苏宿迁举行知识产权金融惠企直通车启动仪式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市场监管局沙溪分局加大商标培育力度 模仿名人声音是否构成侵权 河北省衡水市食品和市场监管局:6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评论:褚橙先别忙着只是打假 浙江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国第四 黑龙江抽检:标称鸡西市鸡东县方友调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原汁酱油(纯粮酿造)不合格 完善法治要发挥“相关公众”积极作用 黑龙江省首获中国专利金奖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30批次足浴器产品不合格8批次 云南玉溪召开专利权质押融资对接培训会 安徽省铜陵市抽检:标称芜湖雅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麻烘糕不合格 广西检察机关打出“组合拳” 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动自行车、儿童玩具等产品消费提示 浙江省质监局抽查43批次离心泵产品不合格2批次 上海市质监局抽检40批次家用卫生杀(驱)虫用品 3批次不合格 山寨手机乱象:正品行货未上市 山寨手机已开卖 陕西咸阳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执法能力 广东广州有百年老字号商标被抢注 销量大降三分之二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9批次食品、餐饮具抽检不合格 北马其顿国家工业产权局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62届大会 安徽省六安市抽检:2批次酒类样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问题 四川省自贡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359批次 12批次不合格 公道自在人心!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未懈怠 日媒:中国购物网站所售“神户牛肉”多是假货 浙江省工商局抽检33批次电线电缆不合格9批次 江苏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8批次食品、复用餐饮具抽检不合格 欧洲专利局缩短异议程序促使生命科学专利权人采用新策略 一分钟看懂:药品专利链接的前世今生 美媒:苹果效仿腾讯 美科技公司开始“山寨”中国同行 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农机化质量工作改革推进座谈会在京召开

最高法就PRETUL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案作出再审判决

《商标法》意义上的使用是判定侵权的关键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就PRETUL涉外定牌加工商标侵权再审一案作出(2014)民提字第38号民事判决书,认定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浦江亚环锁业有限公司根据墨西哥的储伯公司委托,在其生产的挂锁上使用“PRETUL”相关标识的行为,不属于《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使用。此判决公布后在知识产权业界引起广泛关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最高法对定牌加工中的商标侵权问题“定调”,或将影响以后此类案件的判决。

最高法再审判决认为,本案中,储伯公司系墨西哥PRETUL文字或PRETUL及椭圆图形注册商标权利人(商标核定使用在第6类、第8类商品上)。亚环公司受储伯公司委托生产,在挂锁上使用“PRETUL”相关标识。该批挂锁全部出口至墨西哥,并不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该标识不会在中国境内发挥商标的识别功能,不具有使我国相关公众将贴附该标识的商品与莱斯公司(第3071808号PRETUL及椭圆形商标在国内的权利人)生产的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和误认的可能。商标作为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其基本功能在于商标的识别性,亚环公司依据储伯公司的授权,使用“PRETUL”相关标识的行为,在中国境内仅属物理贴附行为,为储伯公司在其享有商标专用权的墨西哥国使用其商标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性条件,在中国境内并不具有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因此,亚环公司在委托加工产品上贴附的标识,既不具有区分所加工商品来源的意义,也不能实现识别该商品来源的功能,不具有商标的属性,该公司在产品上贴附标识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商标意义上的使用行为。

涉外定牌加工,又称涉外贴牌加工或OEM。狭义的涉外定牌加工,是指国外某法域中拥有特定商标标识之注册商标权利人或其被许可人,委托我国加工生产厂商贴牌加工生产该特定商标标识的产品,该产品全部出口至国外某法域销售,在中国境内没有任何销售行为。广义的涉外定牌加工,是指国外商家委托我国加工生产厂商贴牌加工生产其所指定的商标标识的产品,该产品全部出口至国外指定地域销售,在中国境内没有任何销售行为。

定牌加工人受委托生产加工并提供贴附指定商标的产品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无论在行政执法领域还是司法领域,都是争议已久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海关依备案查获的1342批涉嫌侵权货物中,属于国外客商指定品牌委托国内企业生产出口的有323批。这些涉嫌侵权货物有不少为涉外定牌加工货物,被海关认定为涉嫌侵犯国内商标权遭到查扣。

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潘娟娟律师梳理了近年来各地法院的判决,撰写了《OEM民事纠纷十年回顾》一文。她在文中指出,2004年之前,我国地方法院大都判决涉外定牌加工不构成商标侵权。深圳市中院于2002年年底作出“西班牙耐克案”一审判决,后经广东省高院二审裁定,判决于2004年生效。在该案中,“狭义涉外定牌加工”被认定构成商标侵权。此案判决公布后,一部分法院开始在相关民事判决中认定涉外定牌加工构成商标侵权。

2007年之后事情发生了变化,我国部分地方法院重新开始判决涉外定牌加工不构成商标侵权。2010年7月1日,最高法办公厅在回复海关总署《关于对〈“贴牌加工”出口产品是否构成侵权问题〉的复函》中明确指出:“(涉外定牌)产品所贴商标只在我国境外具有商品来源的识别意义,并不在国内市场发挥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我国的相关公众在国内不可能接触到涉案产品,不会造成国内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此种情形不属于商标法第52条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2014年以来,针对广义的涉外定牌加工行为,更多法院判定不构成商标侵权。

此次最高法对“PRETUL”挂锁案的再审判决,进一步明确构成《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使用是界定商标侵权的前提,若无《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使用,则判断是否相同类似商品、是否相同近似商标、是否容易导致混淆,均无实际意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