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东北最美的高铁已经在9月20日开通了吗?那就是通往中、朝、俄边境,沿途能够欣赏到包括松花湖、长白山、蛟河红叶谷等等,初夏秋冬都有不同的特色风光。并且终点珲春的三国交界,“鸡鸣闻三国,犬吠达三疆”。要说这“东北最美高铁”的开通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我国高铁的专利,作为向自主知识产权转变的高铁专利,从引进专利技术到走出,这一路也就10年的时间,却完成了国外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后来居上,还是专利居功至伟。
自主创新才有出头之日
今年6月18日,中俄签署的“喀山到莫斯科”高铁勘测设计合同,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意味着中国标准逐步获世界认可。之所以能够成功走出去,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功不可没。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南车的技术研发投入已占销售收入的7。86%,已提交4000余件中国专利申请,其中一半以上的专利申请已授权,并以发明专利居多。2014年,中国南车实现营业收入1197.24亿元,同比增长20.48%,尤其是自主创新的动车组销售毛利率达到20.88%,比上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在中国北车,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近5%,已提交中国专利申请1000余件。201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42.9亿元,同比增长7.3%。
事实证明,在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通过产能和知识产权的集聚,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10年蜕变见证“中国创造”
事实上,高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标志,并将成为未来世界装备制造市场竞争的主要领域。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最新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高铁线路将达1。35万公里;到2050年,高铁线路网络将延伸至5万公里,涉及的投资更是以万亿元计。面临巨大的市场潜力,相关各国无不对此虎视耽耽。
近年来,中国高铁产业风驰电掣般的迅速崛起,令世界为之瞩目。从2004年开始引进高铁技术,到2008年8月1日最高运行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行,中国高铁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国外高铁强国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高铁产业正带着“中国创造”的印记,“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