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基本实现正版软件全覆盖 福建省三明市市场监管局抽检592批次食品 8批次不合格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78批次餐饮食品 不合格2批次 广东省广州市质监局抽检12批次溶剂型木器涂料1批次不合格 十二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 广东省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糕点抽检不合格 知识产权成为英国新创新战略的核心 山东蓬莱海岸葡萄酒获评 “山东地理标志优质产品” 国有企业:需做专利"排头兵"! 安徽省黄山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47批次 2批次不合格 文化部新修订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今天开始实施 山东省属文化企业首宗33项版权资产 进场交易溢价18.2倍 新家坡知识产权局生产力和创新信用机制发生新变化 “山寨图书”的歪风该刹刹了 安徽宿州市食药监局抽检13类食品107批次样品不合格6批次 广东省政协委员陈日远:强化地理标志保护,让“粤字号”农产品走出去 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16种不合格调味品下沙市场暂未发现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山东青岛行刑合力保护知识产权 医药产业发展“变中突围”仿制药“破题”仍需创新 广东省质监局抽检80批次锁具12批次不合格 上海抽检灯具四成不合格 飞利浦产品又上黑榜 东莞抽检298批次月饼 这3批次不合格 恒大冰泉力推“一瓶一码”构建饮用水保障体系 查获假烟7.86万件!国家烟草局:全国近期烟草打假打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安徽启动知识产权保护江淮行活动 英国知识产权局发现“可疑包裹”后紧急撤离 浙江杭州抽检:万利达malata、AMOi夏新等商标网络机顶盒上不合格名单 智能动车组试跑京张高铁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听书”虽好,但音频别侵权 知识经济深入人心 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前景大好 高端论坛聚焦打击网络侵权盗版 贵阳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开展“农交会”展会执法活动 政商联手终结IP乱象 数字技术构建版权市场新模式 福建厦门:专利资助申请有变化新规4月1日起实施 安徽阜阳市专利申请总量首超万件 澳大利亚专利局驳回涉及金融交易方法的专利申请 河南省质监局抽查52批次天然石材产品 不合格2批次 海南三亚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 直播间购物乱象频出维权难 确定侵权主体是关键 英国新任驻华大使: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何本芳:“职业打假人”只是需要换一种形态存在 国际商标协会就违背公认道德原则问题提交法庭之友简报 甘肃平凉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力 2017年国家医疗器械抽检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 京津冀联手保护家居知识产权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申请加入马德里体系 安徽宿州抽检:1批次饮料样品不合格 刷单、货源不明等乱象丛生 社区团购还能火多久?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抽检476批次食品 不合格样品11批次 河北省张家口市抽检10类食品384批次样品 不合格4批次

真人秀《偶像来了》引抄袭之争为哪般?

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真人秀综艺节目《偶像来了》刚开播,就引来抄袭质疑。近日,有网友把韩国综艺节目《英雄豪杰》的截图与《偶像来了》进行一一比对,认为后者抄袭了前者;湖南卫视则公开表示,不存在抄袭。

其实,近几年,国内电视综艺节目模式抄袭之争并不少见。如《星跳水立方》与《中国星跳跃》,《爸爸去哪儿》和《人生第一次》之争等,而《中国达人秀》与《出彩中国人》更被观众吐槽为“只是换了个播出平台”。

大约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开始大量引入国外电视真人秀综艺节目。据统计,国内每年引进的综艺节目数量超过60档,引进节目在全国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占比最高曾达90%。在引进欧美电视综艺节目风潮之后,韩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开始成为各大电视台的争抢对象,从歌唱选秀类节目到真人秀,韩式综艺节目席卷中国荧幕。

韩式综艺节目之所以如此抢手,与其带来的高收视、高收益密不可分。据了解,在国内电视综艺节目“10亿元俱乐部”中,从韩国引进改编的《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都赫然在列。保守统计,一档主流的韩式综艺节目年营收超过30亿元。

在国外电视综艺节目模式引进中,版权问题日渐凸显。国内最早引进的电视综艺节目,诸如《正大综艺》《动物世界》等,都是购买内容,引进国内后只是进行了后期的翻译和配音。近几年,电视综艺节目引进方式不断变化,从最初的完整引进到买创意买赛制,这些变化也折射出国内综艺节目制作理念的进步,但仍没有摆脱同质化竞争的羁绊。国内如火如荼的电视综艺节目热播的背后暗藏同质化隐忧,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克隆”国外同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现象频出,电视真人秀综艺节目形态相似的纠纷不断出现。

电视综艺节目起源于一个创意,从创意到最后形成电视节目,要经过创意的文字记录、制作和摄制、播放,才能形成荧屏上我们看到的节目。而目前许多不同的综艺节目,除了嘉宾不一样,其余的环节设计和摄制手法都很相似。也正是因为《偶像来了》和《英雄豪杰》两个节目的环节设计和摄制手法极为相同,所以网友才会认为前者抄袭了后者。

为什么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抄袭之争频发?笔者认为,深究其缘由,还是因为国内一些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机构急功近利,选择跟风来降低风险与成本。一方面,目前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水平还不高,很难萌发好的创意,引进国外电视综艺节目版权也是无奈之举,这也表明国内原创电视综艺节目缺乏、创作力量薄弱等根本性问题亟须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在节目原创乏力和本土制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引进国外的优秀电视综艺节目,学习别人的创意和节目制作的理念无可厚非,但不能采取“拿来主义”,这样不仅会侵犯别人的版权,更会导致国内综艺节目创意“贫血症”愈发严重,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将是国内的综艺节目只能靠输血来维持活力。

有专家指出,真正的创新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立竿见影、投机取巧的可能。真正的节目创新需要探索、集成、模式化,最后成为一个固定的有版权意义的节目类型,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要想真正崛起,必须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通过版权引进,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创意能力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吴学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