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质监局抽检40批次卫生纸1批次不合格 “饭菜先生”品牌商标获得国家商标局认证 国家发展改革委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推进电力行业信用建设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牛蛙等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省质监局抽查149批次插头插座产品不合格9批次 美专利商标局与版权局向国会提交关于各州侵权的报告 吉林省食药监局: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山西省有效发明专利“十二五”翻番 广西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陶瓷行业电商市场假货泛滥 企业叫苦不迭 上海市食药监局抽检药品质量 多种药品不合格 珍果广式腊肠酸价超标 两月内两上黑榜 广东东莞“谢岗荔枝”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福建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春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2批次样品不合格 花花公子起诉美国服装公司Fashion Nova商标侵权 湖北省食药监局:100批次“五毛食品”抽检3批次不合格 国家知识产权局学术研究取得长足发展 调查:公众获取知识产权信息意愿达六成以上 浙江绍兴:34批次食品用塑料容器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 广西开展食品安全抽检 南宁下架处理两批次不合格产品 湖南省质监局:1批次食品相关产品抽查不合格 广东省广州市质监局:1批次纸杯产品不合格 内蒙古知识产权维权平台正式上线 广东深圳市:抽查食品1079批次不合格6批次 福建福州中院审结首例知识产权司法确认案件 短视频“剪刀手”当心触碰知识产权“地雷” 一分钟解读电影、短视频平台追剧……没版权风险吗?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和审协广东中心共建广东省专利侵权判定技术支撑机制 工商抽检不合格产品名单出炉 千禧厨宝成常客 大不列颠将于12月31日脱离欧盟药品认证系统 “安徽版权在线”正式上线 安徽文化产权交易探索新路径 山东省威海市市场监管局关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35期) 云南昆明市工商局公布手机抽查不合格名单 江西上饶经开公安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图片著作权侵权诉讼高发 法官:综合情节酌定赔偿数额 跨国公司海外利润咋征税?美共和党鼓励本土专利 发挥知识产权优势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红酒,如此掺假能“红”多久? 万代南梦宫在欧注册新商标 或为《海贼王》新游戏 江苏盐城市有效注册商标数居苏北第一 山东省青海省食药监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安徽省阜阳市市场监管局:6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阿里音乐、腾讯音乐宣布达成互相转授版权合作 三一集团诉奥巴马:行动比结果更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降低两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入刑标准 宁夏银川:五大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出版和侵权盗版 捷安特及雅迪两款电动车在京被停售 刹车存隐患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部分钢筋类商品不合格 丰田专利:在车机系统中引入规划散步功能 专利大战升级 爱立信在欧洲起诉苹果

微信圈里频售假货 朋友圈变“坑人圈”?

如今,朋友圈里不仅是晒美食、拼颜值的专属地带,更多人也瞄准了这里的商机。打开朋友圈,就会发现卖什么的都有,包包、首饰、服饰、化妆品等等。然而,随着微商生意的日益火爆,很多人在利益面前丧失了底线,频频售假。近日,一名90后“网红”在微商平台出售“三无”面膜,致消费者容颜被毁的事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大家对微商平台开始重新审视。

据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了解,微信圈里主要存在“信息造假”和“品牌造假”两种方式。所谓“信息造假”是指利用特殊软件随意制造转账金额。只要手机上安装特殊软件,就可轻松制造出“高大上”的气氛。比如,“转账神器”能随意制造转账金额及转账记录,“定位神器”可以实现“穿梭”功能,想定位在韩国,还是香港,一分钟就可以搞定。“品牌造假”则是指用非正品来充当正牌商品,大部分品牌造假商品都不是来自原产国,而是来自某个不成规模的小工厂,这些商品的的批发价仅为正品的售价的十分之一。

“杀熟”的营销模式

有人认为,朋友圈微商火爆的背后,是社交媒体被过度商业化的现实。可微商“杀熟”的营销模式,却令网络时代人际情感随时面临被“折现”的危险。

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了解到,去年年底,某网友看见大学同学在自己的韩国微信代购号上各种晒交易额,就心动也想开始学着做微商,便从同学那里进了一批面膜,可当面膜送到时却发现是假货。但因为碍于是自己的同学,就没有把事情闹大,也没要求对方退钱,只是直接删除了对方账号。

事后该网友表示,在印象中一般做生意的人都不会去骗自己的朋友、亲戚的。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微商中来,出现越来越多杀熟的事情。本来是基于信任这个人,才买他的商品,结果却发现上了当。

微商监管成新难点

微商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商模式,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但随着一些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售假、编造网络商品交易假象,微商瞬间变成了“伪商”。其实,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目前缺少对微商的规范和监管,使其在运作的过程中漏洞百出。

作为一款普通社交聊天软件,许多微商钻上了“空子”,商品只推荐、不定价,微商乱像管“管什么”、“怎么管”就成为当下两个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从一开始,微商虚假宣传、出售劣质产品、高额定价甚至部分涉嫌诈骗等就屡屡不绝,在其横行泛滥之前及时处理已成了目前监管工作的当务之急。所以,为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必须强化监管制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微商平台得到健康发展。

微信用户要懂得自我保护

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认为,虽然微商售假乱象一时之间难以彻底解决。但作为微信用户也应该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当购买到假货时,不能因为是朋友就碍于面子不愿举报投诉。

此外,消费者要谨慎对待一些不法“微商”的“新型营销手段”,如果发现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或有其它违法行为的“微商”,请消费者保留证据。不要轻信未认证登记的“微商”,应到正规授权网店或实体店面购买商品,以免上当受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