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开端在两会。进入3月,农历羊年新春的气息还在空气中蔓延,全国就进入了“两会时间”。
对于来自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和广大熟悉、关心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代表委员而言,2015年的履职工作承载着更多的希冀和期盼。在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常态有力支撑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推动知识产权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合拍共振?代表委员们通过不同渠道,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达了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关注与期待:“我们要树立新目标,描绘新蓝图,实现新愿景,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深化改革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着力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知识产权工作的体制机制,知识产权领域的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此,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深有感触。
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纪检组组长丁荣余看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知识产权工作要打破常规,进一步优化工作的体制机制。丁荣余说:“应该把知识产权工作放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去考量,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因此,就要开展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切实评估合作效果,从而实现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以及市场的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而在优化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的具体做法上,2014年以来,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尝试。其中,加强电商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备受社会关注。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田力普将目光聚焦在电子商务平台的体系建设上。他说,“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中,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田力普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着手开展制定适用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案,以及建立互联网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信用体系,通过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完善的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机制,推动我国互联网电子商务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营造环境
2015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对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也有着一份特别的关注。
作为专利代理行业的一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杨梧一直在关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在中国建设一个良好的法治大环境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很多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了。例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继续推进专利法修改和职务发明条例的制定,部分地方知识产权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专利法规,专利工作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杨梧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是迫于外界压力,而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对于非遗的依法保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有些非遗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冲击,面临失传、断档、后继无人的窘境,传统艺术要坚守本质的东西,不能够“转基因”,非遗传承人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创造,要注重加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寄托着代表委员们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祝福与希望,他们殷切期待,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必将春意盎然、繁花似锦。(特派记者李群王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