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指淘宝网、阿里巴巴平台网店假烟、假酒、高仿手机、假名牌包等大量存在,认为阿里系网购平台管理混乱、把关不严,养痈成患。
而就在此前一天,淘宝官方微博转发了一条题为“一个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心声”的长微博,质疑工商总局发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直指其“吹黑哨”。上述监测表明,各购物网站中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
一边是监管部门紧盯特定网络购物平台不放,专找这家的问题所在;一边是网络购物平台佯装弱势,哭号被“不公平”待遇。其实,两者皆为网络购物假冒伪劣的始作俑者,这场好戏恰好揭开了网店售假的遮羞布。
有过网络购物经验的人,大多经历过假冒伪劣的洗礼,且受害后维权相当困难。
实体店铺中的假冒伪劣,随着消费者辨别能力增强,执法部门监管力度加强,有向好趋势。而网络购物的迅速兴起,网络上比价意识的逐渐形成,假冒伪劣得以在网络上快速以低价找到买家。
因此,从低价网络购物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与假冒伪劣形成天然的联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市场监管长期缺失,网络平台装聋作哑,更进一步加剧了今日网购假货泛滥的情形。
不论国家工商总局与淘宝网之间的口水仗最终谁能在舆论中占据上风,双方都无法洗白自己在网购假冒伪劣上的助纣为虐历史。
无论是传统的市场经济,还是网络上的市场经济,要想取得健康发展,都必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规则制约,形成全体参与者的诚信呵护。
国家工商总局不要急着给自己的“任性”执法辩驳,既然已经针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了行政指导,并公开发表了白皮书,不妨对京东、苏宁、1号店等大大小小的网购平台一视同仁地跑过去公开指导一番,如此才可以堂堂正正祭起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大旗,真正对网购假冒伪劣形成震慑。只“偏爱”淘宝执法,莫说偏心的嫌疑难以去除,网络上的假冒伪劣更不会闻风而逃,只会更多地遁迹于不入监管法眼的网购平台。
淘宝网也大可不必雇用水军,装出一副遭遇不公平执法的可怜相。平心而论,淘宝网与那些专卖假苹果手机的专业售假网站比起来,正品率确实高得多,但如果跟那些自营为主的网络购物平台比起来,也要更加鱼目混珠。与其与国家工商总局狡辩“网购平台都不喜欢卖正品,为什么只毁坏我的名誉”,不如从自身做起,从内部管理抓起,尽量堵住淘宝店主售假的漏洞,真正把网购者当成上帝,重建自己的商业信誉。
在网购维权规则尚未完全形成之际,所有网购的参与者都必须勇于拿自己开刀,才能让网购走上康庄大道。拿别人开刀,害的一定是你们自己和这个新兴的行业。
无论是传统的市场经济,还是网络上的市场经济,要想取得健康发展,都必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规则制约,形成全体参与者的诚信呵护。
网店假冒伪劣该拿谁开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