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出台 福建职称评定增加专利等指标权重 “复印书”热销:知识版权该如何保护? 加大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力度 促进传统文化全面复兴 黑龙江食药监局抽检7类食品143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化肥抽检40批次3批次不合格;农膜抽检20批次全部合格 苹果新专利:iOS正研发虚拟标尺画图功能 江西抽检保健食品 5批次被检不合格 广东东莞市农科中心无花果新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正三轮摩托车(燃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2014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显示 邮递海运是侵权货物主渠道 英国全面开放商标批量续展服务 林业局着力提升林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山东省东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食品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2021年第17号) 陕西: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最高可获20万元奖励 谈判者说TTIP新一轮谈判后地理标志仍存在重要分歧 如家回应“卫生门”事件 称毛巾擦马桶是个案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饮料31批次 不合格1批次 严控盗版直播打擦边球 互联网电视政策收紧 湖北十堰市食药监局抽检37批次食品 3批次不合格 期待立法为互联网版权保护提供更有力保障 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入选书目今起公示 广东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拓宽知识产权融资路 山东烟台莱州架起银企“沟通桥” 加拿大卫生部对中国产燃气烧烤炉实施召回 北京市检察院:将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方面持续发力 广东省九江市成立首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11种不合格休闲食品下架 多为过氧化值或二氧化硫超标 本土网络作家 发起版权保护探讨 甘肃兰州工商推进商标战略实施见成效 如何判断商标注册的取得是否正当? 亚马逊与盗版网站一同被美国政府列入恶名市场名单 什刹海的假冒“老北京”何时休 网购、老年人消费成为侵权严重且维权困难领域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继续严查打击“瘦肉精”发现一起打击一起 陕西省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创新发展 广东省清远市食药监局:38批次花生油产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近百亿元 广西新增152个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专利大战升级 高通在美申请iPhone禁令 广西南宁市举办知识产权进校园活动暨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培训 专利沉淀至今,中国企业“呛声”求变 网络游戏反盗版和产业保护联盟成立分析 中国(内蒙古)沙产业专利大数据服务平台开通运行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建筑用钢筋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中国官方挥出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 销售盗版图书触犯刑法 童话大王郑渊洁举报淘宝 上海抽查75批次贵金属制(饰)品产品 不合格4批次 浙江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9批次食品不合格 我国林业植物新品种授权数量破千件

质检总局:网购的质量隐忧来自哪儿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副司长孙会川日前表示,“质检总局对电商平台产品质量的一次抽查中发现,羽绒服成分含量不实情况严重,一些问题产品甚至检不出羽绒成分。”抽查涉及多家主流电商平台,这些平台上产品的平均合格率仅为73.9%,皮鞋、服装等7类产品的不合格率超过了30%。

与这两个数字对比,2014年度质检总局针对全国线下产品的质量抽查结果显示,合格率远比线上产品要高。线上与线下的产品质量,差异为何会如此之大?

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难辨质量

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1999年,阿里巴巴涉足电子商务。2004年,京东亦进入该领域。“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时间比较短,规范性不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给质量违法行为留下钻空子的空间。”孙会川说。

最大的空间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孙会川认为,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具有虚拟性,使买卖双方不能直接见面,本来就存在于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被这种虚拟性放大了。

“消费者在网上选购商品时,很难完全掌握商品的真实信息,一些不法商家就此看到了弄虚作假的空间。”他说,在线下的实体店,消费者可以亲身体验或检查商品质量的好坏,但在线上,只能依赖卖家所提供的信息来做判断。消费者掌握的信息越少,“被骗”的可能性就越大。

目前,质检总局正计划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如针对电商产品的提供方,应要求他们完善产品标识等信息,明确哪些信息必须要向消费者提供。而且,这些信息都必须是真实有效的。”孙会川表示,“虚拟性放大了信息不对称,我们就要消除这种不对称。”

缺依据监管部门难执法

消费者网购时可能无法预知质量的优劣,执法者在掌握质量违法行为后,却可能陷入执法难的困境。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对线上的质量违法行为进行执法时,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监管力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孙会川说,目前套用的是线下产品的监管法规,其中一些规定并不完全适合电子商务这种新型商业业态上的质量违法行为。

即使能取证,要追溯质量违法行为的生产企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也仍有困难。质检总局对网上产品的监管采取的是网上抽查、追溯源头、属地查处。在查找源头企业时,只能依靠产品包装上的信息,或者电商平台上购买页面的信息来追溯。但网上商品标识不全、虚标情况严重。质检总局上述抽查就发现,有25家企业实际地址与标注的地址不一致,有3家企业甚至声称产品被假冒。

电子商务的行业特性带来了这些监管难题,要让监管更加有效有力,须遵循行业规律。孙会川透露,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在起草制订《电子商务法》。

电商平台索“证”难有效

作为网络交易的场所,电商平台企业也须为网购产品的质量问题负责。“很多电商平台企业的质量意识比较薄弱,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关能力不太强。”孙会川直言。

他告诉记者,有一部分企业已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更多的是索“证”:对质量的把关只看入驻商家或商品有无营业执照、产品合格报告等。

一些电商平台企业已经意识到,这种把关很难控制质量问题。据孙会川了解,阿里巴巴和京东已逐渐建立起内部抽检制度。“他们会拿出一定的钱,抽检一部分产品,委托权威机构做检验。经过进货部门把关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若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将会被清理出去。”

不过,像这样改善自己质量管理体系的电商平台企业并不多。“即使阿里巴巴、京东等行业领头羊,也只是程度不同地刚开始做这些工作。整个电商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孙会川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