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将知识产权管理同成本控制、品牌塑造、市场开拓等作为同等重要的战略,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方能事半功倍、基业长青。
笔者最近在湖南采访时了解到,一家手工作坊式企业凭着1项专利、30万元启动资金和几台破机床起家,短短几年内就成为总资产7亿多元的大型装备研发制造商,市场占有率迅速从零扩大到20%左右。
这家企业何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奥妙就在于他们在创业之初就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在研发新产品前首先开展专利调查,研究专利规避策略,进行专利战略布局,最终成功研制出自己独有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有效的专利保护。如今,像这样成功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快速成长壮大的国内企业越来越多。
知识产权原本是个舶来品,人们担心它水土不服。而事实上,我国后来居上,仅用不到3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迅速建立并逐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5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跃入高速增长期:发明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首位,商标累计有效注册量保持世界第一;作品著作权登记量和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双双创历史新高。我国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被誉为发展中大国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实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高锐指出:中国将知识产权战略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做法值得推广,取得的经验也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战略一词最早是个军事术语,意为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后逐渐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等领域。
将知识产权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知识产权不再是一个局部的、战术性的小打小闹,不再是主管部门单打独斗的独角戏,而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大发展的强大合力。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让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企业以及发明人逐渐建立起一整套应对市场竞争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有助于应对各种技术壁垒。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明确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引导性,不仅对当前的创新实践有指导意义,更对未来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引导企业、研究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从学习消化阶段跨越到自主创新阶段,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面对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仍有许多企业尚未意识到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价值。在一些企业管理者眼里,知识产权要么是官司纠纷,要么是事不关己的学术名词。这些错误认识不仅制约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也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今已经很难找到不涉及知识产权的产业领域了。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将知识产权管理同成本控制、品牌塑造、市场开拓等作为同等重要的战略,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方能事半功倍、基业长青。(人民日报 蒋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