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在福建省明溪县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严武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明溪县城关乡师窠村村民连金国。此时,别的村民家里都在忙着过年,但连金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眼下正是红豆杉的种植时节,得赶紧把新的红豆杉苗木大棚搭起来。”他告诉记者。
曾举债购买红豆杉苗的连金国,如今已成为村里千万富翁中的一员。回忆起与红豆杉12年的不解之缘,年近60岁的连金国和记者讲起了依靠专利致富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拥有丰富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的明溪县,组织林业科技人员攻克了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红豆杉种苗繁育的难题,建立了国内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基地,并号召农民尝试种植南方红豆杉,连金国成为了积极响应号召的一员。依靠基地建设成功吸引到的外来资金,县里成立了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方制药公司),并获得了复旦大学陈建民教授的“一种利用南方红豆杉叶枝制备紫杉醇”专利及上海百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30多件专利许可。
南方制药公司的成立使“基地+公司+农户”模式得到了有效运作。“当时村民去拿红豆杉苗可以赊账,还能免费参加县里组织的种植技术培训,又有公司负责回收,积极得很嘞!”严武告诉记者,2001年以来,明溪县有3000多户、8000多名农民像连金国一样,通过人工种植红豆杉年增收5000万元,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
尝到甜头的连金国和村民们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然而他们的致富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前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南方制药公司融资遇到困难,加之原料供应不足等问题,企业一度陷入低谷,甚至濒临倒闭。”回忆起前几年那段不景气的日子,连金国现在还心有余悸。
“关键时刻,还是专利帮助大家渡过了难关。”严武告诉记者,公司通过检测发现,过去利用红豆杉提取紫杉醇等有效成分时,60%以上的木质部分参与了生产运行,造成辅材使用量极大增加,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去除红豆杉的木质部分,是实现红豆杉高效提取紫杉醇及有效成分的基础和关键。于是公司经过不断试验,终于自主研制出了一种人工种植红豆杉的枝杆剥皮装置,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权。此外,公司还采用自主研发的“紫杉醇侧链合成技术”、“半人工合成紫杉醇合成技术”、“多烯紫杉醇合成技术”等专利,进一步提高了南方红豆杉的综合利用率,实现了扭亏为盈。如今,公司拥有PCT国际发明专利7件、发明专利6件,提交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6件。
“专利让咱农民种上了‘摇钱树’。”在经历那段低谷之后,像连金国一样的种植户们明白了专利是开拓新市场的利器。
采访感言
如今,在明溪县,随处可见国家一级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的身影。自从掌握了红豆杉的“育种秘籍”后,一条大规模且全方位的南方红豆杉生产链已在明溪形成,并成为了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走在明溪的大街小巷,处处都能见到“中国红豆杉之乡”的宣传牌,红豆杉已经成为了明溪县独特的城市名片,专利也让明溪农民种出了对未来的希望。(知识产权报 记者 陈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