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三一集团和奥巴马成为网络搜索的热词。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利用其总统职权正式否决了中国三一集团收购美国风电场的项目,其做出否决的参考则来源于此前美国在美投资委员会(CFIUS)关于该项目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评估报告。为此,三一集团依照美国法律对CFIUS和奥巴马提起诉讼。从华为、中兴通讯海外并购受阻到三一集团被拒,美国的“国家安全”理由似乎成了与主要针对专利的“337调查”类似的另一把贸易保护的“大伞”。在笔者看来,虽然三一集团起诉奥巴马的胜诉概率很小,但相比结果,起诉美国总统的行动以及其所蕴含的中国企业依靠知识产权日益占据知识经济时代制高点的深意更为重要。
纵观近年来美国阻挠中国企业进入其市场的手段,先是专利范畴的“337调查”,后是以“公平贸易”名义实施的“双反”措施,再就是“国家安全”这类冠冕堂皇的理由。难道几台发电机、几组电信设备真的就能威胁到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国家安全吗?这显然说不通。当得知因为国家安全而被拒时,三一集团立即作出反应,把相对的股权转给美国公民持有,但依然无果;华为入美收购时甚至愿意公开产品源代码来换取美国的信任,但依然比不了从不愿公开相关信息的爱立信。
也许真正的原因在于这些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崛起让美国格外谨慎。此前,西方发达国家习惯了成为资金和专利的输出方。而随着华为、中兴通讯、三一集团这类知识产权强企的兴起,中国创造的输出成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崭新模式。三一集团在工程机械领域超越排名第二企业一半多的专利拥有量,华为持有的LTE技术15%以上的基本专利,也许这些才是真正触及到美国“国家安全”神经的关键。
由此,三一集团起诉奥巴马的行动,有着比其结果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必须历练的一道关卡。在学习、熟悉、掌握海外法律的规则的同时,进一步强筋健骨,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的积累和运用。知识产权是全球通行的贸易规则,只有知识产权数量累积到一定规模,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才能放大专利规模优势,提升行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加强,则是掌握国际贸易话语权的基础,一个真正掌握话语权的企业,才能更坦然、更理直气壮地应对和打破贸易保护主义的壁垒。(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