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非遗”传承前途光明》,如果您对“非遗”传承前途光明感兴趣,请往下看。
近日,秋高气爽。记者来到福安“珍华堂”银楼,专访我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仕元先生,他的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于民间的福安“珍华堂”纯银工艺,可追溯到600多年前,其传世代表作“银槎杯”,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精雕细琢的银匠手艺代代相传,日久弥珍,至今唯有一家商号传承这一绝艺,它就是福安市珍华工艺品有限公司旗下的“珍华堂”银楼。
林仕元说,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记载文化发展历史,他们除了口口相传外,选择银器雕刻等符号来记录。所以,畲族银器是中国传统银雕工艺与畲族文化相融合的典型表达,是畲族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
据记载,畲族迁入闽东以来,畲族银器制作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大量畲族群众的定居,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也走出了仅在族内传承的制约而流传世间。清朝中叶,“珍华堂”创始人叶长青只身赴泉州,师从元代银雕巨匠朱碧山的传人,学成回来后,融合当地畲族银雕技法,开设银铺,服务畲民。
林仕元说,他作为“珍华堂”第三代“掌门人”,其创作的银雕作品,蕴含元代雕刻风格,再加上30多道全手工畲族银器制作工序的创新,使工艺品更加精美。近年来,“珍华堂”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屡获大奖,其中《凤凰银饰》入选上海世博会。
林仕元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挖掘、发展、传承“珍华堂”银雕技艺,2004年,在福安市城区创办了福安市“珍华堂”银楼;2007年,为壮大产业规模,组建了福安市珍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征地10多亩,前期投资500多万元,拟创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银雕工艺研发中心和集银器加工、展示、销售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另外,由福安市政府牵头,解决“珍华堂”银雕技艺的传承问题,从培养后续人才入手,搭建福安职业技术学校和“珍华堂”协作平台,开设银雕艺术专业班。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表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繁荣,‘非遗’传承一定前途光明。”林仕元信心满满。(原仁开王旺声李广)
好了,关于“畲族”“非遗”传承前途光明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