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纳恩博:用专利做平衡车行业的领跑者》,如果您对纳恩博:用专利做平衡车行业的领跑者感兴趣,请往下看。
近年来,国内平衡车行业着实坐了一把“过山车”,从一度占据全球近90%的市场份额,到频繁遭遇美国“337调查”,再因质量问题陷入行业“寒冬”,可以说,专利成为制约平衡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纳恩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纳恩博)作为这一行业的后起之秀,在遭遇“337调查”后,凭借收购这一“神来之笔”,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弄潮儿。
“2014年,‘337调查’让纳恩博这家初创公司认识到了专利的威力,以及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国际市场上只有尊重知识产权,依规则行事才能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纳恩博法务总监范溯表示,纳恩博一直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而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成果、抢占市场高地的有力武器。
不惧纷争勇于出击
2014年,美国Segway公司和DEKA公司对包括数家中国企业在内的13家平衡车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申请启动“337调查”,并申请了普遍排除令。随后,ITC作出裁决,决定启动“337调查”。
“2012年成立的纳恩博,在创立初期比较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销量,但知识产权意识稍显不足。”范溯坦言,面对突如其来的“337调查”,纳恩博当时有些措手不及,但也正是这次纷争让纳恩博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当时,面对Segway公司的起诉国内企业有两种态度:应诉、或签署终止令,放弃美国市场,而纳恩博选择了前者。同时,纳恩博也积极与Segway公司进行沟通,寻求通过交叉许可的方式达成战略合作。但在沟通过程中,纳恩博发现可以通过收购的方式,解决这次纷争。
2015年4月,纳恩博在获得小米科技、红杉资本等企业和机构的8000万美元联合投资后,全资收购了Segway公司,其也以独特的收购方式解决了“337调查”的问题。“Segway公司早在1999年就对平衡车的核心技术进行了研发和专利布局,并掌握了该领域绝大部分的基础专利。此番收购,纳恩博不仅对公司产品实现了有效的保驾护航,而且还获得了Segway公司卓越的品牌优势以及400多件平衡车领域的核心专利。”范溯表示。
2015年,纳恩博联合Segway公司及DEKA公司针对6家美国平衡车企业向ITC申请“337调查”;2016年,其再次向ITC申请“337调查”,主要针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4个国家的13家平衡车企业。这期间,从被告到原告的转变,纳恩博实现华丽转身。
创新技术引领发展
“尊重知识产权已在纳恩博内部达成共识,重视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范溯介绍,纳恩博在成立初期就设立了知识产权部门,专门从事专利申请、专利布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目前,纳恩博已拥有相关专利700余件,并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专利布局。值得一提的是,纳恩博还是通过《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护海牙协定》在日本拿到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为数不多的国内企业。此外,为了规范行业发展环境,以纳恩博为代表的企业和机构也在积极推动平衡车行业国家标准的设立。
范溯介绍,纳恩博会定期举行专利挖掘会议,并加强与技术专家的沟通,以确定真正具有保护价值的技术创新点。此外,公司知识产权部门还会联合专业机构对专利质量、技术重要程度、产品上市时间、国际专利申请途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制定最符合自身发展的专利布局策略。面对国内外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山寨产品,纳恩博还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维权制度,一旦发现侵权问题就会通过行政和司法手段,重拳打击侵权行为。
此外,为了促进技术创新,纳恩博还设立了专门的发明人奖励办法,对提交专利申请后是否获得授权、在哪些国家或地区获得授权等按不同等级设立相应额度的奖励资金。范溯表示,此举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创新热情。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研发,纳恩博相继推出了九号平衡车、Ninebot-E、Ninebotmini等备受市场欢迎的产品。纳恩博一直专注于开拓平衡车在短途智能交通领域的全新应用,以加速实现整个平衡车行业向智能化、环保化的转变。“目前,纳恩博组建了一支由国内机器人工程师与硅谷互联网行业精英共同构成的研发团队,专门从事平衡车领域人机交互功能的研究。想象一下,未来,陪伴你出行的平衡车也许将是一台有眼睛、会说话、有表情、能听懂指令的机器人。”谈及未来,范溯满怀憧憬。据悉,下一步,纳恩博将更加专注于提高平衡车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下一代智能代步工具的诞生提供技术保障。
采访手记
面对美国平衡车鼻祖Segway公司来势汹汹的“337调查”,纳恩博这家尚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通过积极开展专利收购,实现华丽转身,并依托科技研发和专利布局成为了行业的领跑者。这其中离不开纳恩博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本报记者陈婕实习记者刘叶婷)
(编辑:蒋朔)
好了,关于“专利”纳恩博:用专利做平衡车行业的领跑者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