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不容侵犯著作权——杨绛的冷热软硬》,如果您对不容侵犯著作权——杨绛的冷热软硬感兴趣,请往下看。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在北京去世。去世当天,悼念她的文段在朋友圈和别的媒介上满眼的飞。一幅图和一段杨绛的文字是标配,写点感怀,就算参与杨先生的追悼会了。我是不屑这样的,原因也简单,我没有读过杨绛的一部作品,对她的了解也仅限于他的丈夫钱钟书先生。如果我也装作很懂杨绛的样子,发一发朋友圈、博客,和大家宣告我的参与,那这是很没有意义的事情。人死为大,即使纪念,也要用一种死者希望的方式,至少要懂得你在纪念的是什么人。魏晋时阮籍在邻家女孩葬礼那天冲进灵堂,不管不顾的嗷啕大哭,他不了解对方,或许他是被自己想哭的冲动感动了;魏文帝曹丕在好友七子之一的王粲的葬礼上,对着给王璨送行的人说,我们啊也别弄讣文那一套了,王璨生前喜欢听驴叫,咱们一人给他叫一声吧。于是,王璨坟前一片驴叫声响起。我喜欢后一种悼念的方式。
作为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目前是这样的),带着一种对杨绛和文学敬畏、好奇的态度,我开始查找杨绛的资料,她的作品、事迹、言论,试图从这里发现杨绛希望后人想起她的方式来。惭愧的很,我仍然没读完杨绛任何一篇作品,但这不妨碍我从文学和人性的角度了解杨绛,这是我的一种直觉,如果是错的,我也认,但自认为我找到了。于是写成这篇文章,不仅仅是悼念杨绛,也悼念杨绛先生。
杨绛的冷
不了解杨绛先生的人,可能认为她早就不在了。是啊,杨绛的丈夫钱钟书是很有名气的大家,数学0分语文满分,《围城》里方鸿渐一口一个miss这,miss那,三四十年代大上海的气息是那么足,钱钟书还用文言文写下《管锥编》……在互联网经济社会里,这样的学问大家已经绝迹才对,剩下的都是耍耍小情绪、卖弄想象力的富豪作家了吧。错!之前杨绛先生确实活着,虽然说我不了解。
我们的错觉不是我们的错,这个时代太轻狂,年轻人不懂还有年至耄耋还笔耕不辍要写下250万字的人,她还在用毛笔字抄写古籍。杨绛似乎是一个穿越了的人,一个宋代的才女一直活到了现在。她不问世事,一心治学,在晚上一点半后才吹灭油灯上床休息的古人。杨绛的冷是这样的错觉。杨绛先生1911年出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及其变革、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直至如今,这些大事记,这位老人竟然都经历了!忽然想到余秋雨一次去台湾一所大学做讲演,台下有大学生说,这个人不是死了吗?怎么还在这?当时的余秋雨不过四五十岁,但其历史、游记散文已经很出名,大学生们遂认为这种人是老古董了。杨绛先生的冷就是源于此。
杨绛的冷还表现在一种淡然的性格,先生说过,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太符合老子所说上善若水的定义了,淡然如水夫唯不争、是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先生老年,女儿、伴侣相隔一年先后离她而去,其中悲恸可想而知。之后,老人整理女儿书信,整理丈夫文集,坚持读书写作,此等坚韧,恰似那无形而幻化万形的水。溯本回源也好,奔流万世也好,都是那么绵远悠长、不论今古,甚至不需要观众。
杨绛的热
杨绛的热,首先是对文学、对学问的热忱。但我想把这些归结到她的硬中,所以暂时搁置不谈。这里的热指的是她对年轻人的热,直到105岁高龄她还在关心年轻人,她给出的建议指导,在我看来大有裨益。
先生说: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她还说过,年轻人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手高眼低的毛病是我看过最多的,切中肯綮,这是关于努力。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我想,这是关于忍受苦难,人世间的事情都是阴阳相继、福祸相依,凄苦是一种必然,要做好准备,不能想的太好。面对挫折、艰难的抉择,要保持淡然而乐观的心态。
但杨先生的基调还是积极的,面对困难不强求是水,迎难而上就是成就的必须,她一辈子是这个理念的践行者。我等后辈是不是要开始努力,不要每天怒刷朋友圈呢?
杨先生的热还有很多,她和丈夫用稿酬、收入在大学设立奖学金,至今已经发放千万余元,数百大学生受到资助、奖励。不再赘言。
杨绛的软
这是个多情的女孩子啊。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那是才子佳人的典范了,佳人当然有待商榷,在下文的“硬”中再谈。才子钱钟书就不用多说了,看看《管锥编》,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功力深厚了。这个才子是个多情的种子,大学拐到杨绛,还把人家带出国了,回来时就带了个一岁的孩子。杨绛呢,好像总是那么柔情的望着先生,先生情诗片片飞来,我只脉脉含情。我觉得,这个就是杨绛的软,先生称赞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也好,发来“如发篦梳终历乱,似丝剑断尚缠绵”这么缠绵悱恻的诗句也好,还是凄苦的“依穰小妹剧关心,瓣多情一往深;别后经时无只字,然惜墨抵兼金”也好,杨绛都没有波澜起伏的悲喜。如果用一段话来概括,那就是: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我独立的像个女强人,我是别人眼中的女神,我青春大好未曾想过婚娶,但遇见你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如果非要说嫁给你的理由,那就是:你。
《纸牌屋》里女主人公克莱尔说丈夫弗朗西斯的评价是:别人对我都是那样,而他从来都没把我当做什么女神,我想,这种霸道也是杨绛对钱钟书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吧。当然,对方可是钱钟书啊。钱钟书说她是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一个女人该有的,她全有了。
但如论我多坚强,你都是我港湾。
当丈夫继女儿去世,杨绛悲恸,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这部书是杨绛的心血和泪水,只是她没有留在脸上,而是倾注到文字中。不妨一读。
杨绛的硬
我之所以把她的硬放在最后,完全是尊重先生的情志,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揣测。杨先生性格如论多完美、与钱钟书伉俪之情有多深,如果不是因为她的才学,她就不会这么硬气,这个硬指的是她的人生成就。仅仅作为钱钟书身边的女人,她可能也会出名,但她的名字不会单独出现在文学史上。杨绛不是攀援的凌霄花,她一直是作为树的形象和文人钱钟书站在一起的。
关于她的文学作品,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看过《洗澡》一小段的我,只看到了她文字间的淡雅甚至平白,但绝不索然无味,反而像大师做的白粥,吃过之后,就不想吃别人做的白粥了。关于《洗澡》,我认为是她最重要的作品,这部长篇小说不同于她整理或是翻译的作品,《洗澡》的思维是独立的,这思维只属于杨绛,甚至不同于钱钟书的《围城》,这是我的感觉。《围城》讲的是一种废然的无奈,而《洗澡》是一种时代的必然,这可以说是一部社会学加心理学作品,而《围城》只能算心理学作品了。这仍然是我的个人浅见。对于其语言风格,我想引用下面这段话:
杨绛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有时把词序变换一下,不符合常规,反倒更显别致耐读。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有动,动还是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
当然,如果还从这里看不出什么的话,我只能从百科中复制她的生平和作品了。
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丈夫钱钟书是著名文学研究家和作家。中文名:杨绛别名:杨季康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无锡出生日期:1911年7月17日职业: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毕业院校:牛津大学,巴黎大学主要著作译作散文类:《干校六记》、《将饮茶》(含《回忆我的父亲》《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回忆我的姑母》等)、《杂写与杂忆》(含《怀念陈衡哲》等)、《丙午丁未年纪事》、《我们仨》、《我在启明上学》、《走到人生边上》、《老王》(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小说类: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小阳春》、《大笑话》、《玉人》、《ROMANESQUE》、《鬼》、《事业》、《我们仨》译作类:《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剧本类:《弄真成假》、《称心如意》、《风絮》论集类:《春泥集》、《关于小说》
杨绛翻译的《唐吉可德》仍被视作这本西班牙名著最好的中文版本。
当年有拍卖行私自拍卖钱钟书和杨绛的书信,这侵犯了杨绛和钱钟书的著作权。先生大怒,表示如对方坚持如此,必会抗争到底。最后两起事件都以对方撤下物品结束。
结语
我冒昧的写杨绛先生本来就有不懂装懂的风险,还拆成四部分,但这算是我悼念先生的方式吧,不想人云亦云或是发布鸡汤文。读者已经看出了,四部分都息息相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杨绛先生的人是独立、完整的,没有什么必然的冷热软硬。淡然如她,必然不想被大规模宣传,是以这篇文章我只做工作用途。
先生走好。(高长恭)
(编辑:高云翔)
好了,关于“杨绛”不容侵犯著作权——杨绛的冷热软硬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