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汴绣织就脱贫“画”》,如果您对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汴绣织就脱贫“画”感兴趣,请往下看。
图为汴绣传承人韩玉琴的作品《百蝶图》采访对象供图
走进位于河南开封的韩氏女红·开封市东京宋绣研究所,古代“名画”《步辇图》《清明上河图》与近现代“名画”《宁静花园》《六月新娘》交相辉映,既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这里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的传承人韩玉琴的工作室。
“这不仅是作品,更是我汴绣生涯的见证。自1971年第一次接触汴绣开始,50年倏忽而过,是汴绣成就了今天的我,我也希望能为汴绣传承做一些贡献。”韩玉琴表示,目前,她正在从事汴绣技艺的改进与教学工作,希望能够带动更多人学习这门手艺,尤其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我的学生学成了、脱贫了,再把这个技术传给他们的学生,有了一门手艺,就有了脱贫致富的希望。”韩玉琴表示。
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技艺
汴绣发源于宋绣,传承了宋绣的题材、工艺特点,以做工精致细腻,色彩古朴典雅、层次分明、形象逼真著称。然而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汴绣却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韩玉琴经过多方调查,发现了汴绣传承面临的关键难题:“汴绣是著名的‘皇家绣’,其作品大部分为仿古作品,只在高端市场上受到欢迎,受众比较有限。”
受众少、销量低……如何破解汴绣传承难题?韩玉琴的想法是,在保持汴绣传统特色与风格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使其与时代相结合。于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韩玉琴便开始琢磨汴绣技艺的改进工作。
“我从机绣、手绣开始,研习针法。基本功练扎实后,我又多次参加中国民间手工艺传承人研修班、中国刺绣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等培训,吸收其他流派精华。”韩玉琴介绍。
与此同时,韩玉琴不拘泥于刺绣领域,中国书画、诗词古典音乐乃至民间装饰、日本佛像、西方油画、素描肖像等,皆是其挖掘经验的宝库,她于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将其与汴绣结合,让汴绣技艺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光彩。
“你看这幅《民间彩拼刺绣壁挂》,便是我从民间艺术‘百衲衣’中寻得灵感,随后自己选稿、配线、绣制,从作画到完成刺绣作品,用了整整三年时间。”韩玉琴介绍,这幅作品使用七色真丝缎面组成,创造性地使用了30余种针法,共绣得56种吉祥图案。
“在这个作品中,我用17种汴绣作品独有的黄色图案突出了汴绣的‘汴’,寓意着昔日的‘皇家绣’与现代人民生活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也寓意着汴绣与时代紧密结合在了一起。”韩玉琴表示。
授人以渔助力脱贫致富
经过韩玉琴与其他汴绣制作者的不断努力,汴绣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并拉动了汴绣作品销量的持续增长,市场不断扩大,从业者收入逐步提升,带动从事这一行业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
上世纪90年代,韩玉琴跟随工作单位到开封市尉氏县大马村从事扶贫工作,借此契机,韩玉琴决定带20余名贫困户出村,把汴绣技艺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收了学生后,韩玉琴手把手传授汴绣技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传授,这些贫困户们已经能独当一面,并带动了更多人脱贫致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钱总会花光,给东西也会用尽,只有自己有了一门手艺,才能使贫困户彻底脱贫。”韩玉琴的学生周会娟表示。
“目前,周会娟已经是河南省尉氏县文萃汴绣厂的总负责人。这几年,周会娟自己招工人、带徒弟,培养了上百名学生,带动了许多家庭脱贫致富,今年8月,她说要前往河南省周口市举办汴绣培训班,希望帮助更多人致富。”韩玉琴介绍,截至目前,她已经先后指导过500余名学生,学生毕业后又开工厂、招工人、带学生,将这门技艺不断传承下去。
“自十几年前开始,我就用汴绣帮助很多贫困户脱贫,这是我会一直做下去的事情。目前,我正与河南省高校、扶贫工作相关部门沟通,通过为贫困户开办汴绣学习班、招收贫困户做汴绣工人等多种形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尽一份‘汴绣’之力。”韩玉琴表示。(本报实习记者赵俊翔)
(编辑:晏如)
好了,关于“贫困户”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汴绣织就脱贫“画”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