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非遗十年成功与困难并存》,如果您对非遗十年成功与困难并存感兴趣,请往下看。
自从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已经跨越了十个年头,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走过了十年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指来自某一文化地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该地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其概念的外延应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间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对各国和各地区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清点,并且需要列出急需抢救的重点和有重要代表意义的遗产项目,同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协调有关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门委员会每年都会审议各国申报的遗产,而后,决定是否将其列入名录。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三项人类非遗名录。自2013年中国珠算入选后,中国共有30个非遗项目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十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使国人意识到国家的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是保留在“非物质”层面,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从简单的器物保护上升到了民族技艺、传承载体的关注上。实现了对本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传承。十年的非遗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类遗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全集》编撰工作正式启动。该项目将系统地记录并诠释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文化与代表作品,特别是记录了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人,及其制作技艺、材料与特色,以及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规律、分布规律、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规律和社会组织等。十年的非遗保护,对博物馆的展示模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方式是以展示各种制成品为主,而传统的博物馆也以拥有海量的现成藏品为荣,这种展示虽然可以向公众展现特定藏品的外貌等基本特征,但却难以展现其制作工艺与流程,难以生动完整地展现其特点,影响了观众的深度认知。而随着非遗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一些博物馆已经注意到了技术和技艺的传承与动态展示,展示理念也从对“实物”的展示,过渡到了对相关技艺与相关工艺流程的全面展示与动态的传承,通过对非遗的深入挖掘与探索,实现了当代博物馆在功能上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资金短缺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非遗保护的资金来源一直是各国政府与相关组织关注的焦点。2013年,更多的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火热进行,相关统计显示,2013年文化传媒相关并购事件55起,涉及资金近400亿元,但是涉及非遗保护的投融资项目却寥寥。部分非遗保护项目不为人知,甚至是否属于文化产业范畴也并不清晰,非遗融资仍有其特殊性,所以设计非遗保护的融资并不容易,因而不少非遗项目在融资的道路上依旧困难重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旧由于资金的缺乏,或难以及时发掘抢救,或难以在发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保护和发扬,发挥其自身价值。
在投资界青睐手游、影视等文化产业项目的今天,投资非遗并不是人们热衷的焦点。而敢于投资非遗项目的企业,还是出于对其市场潜力的认同以及一种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尽管目前针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很多,甚至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也已加入其中,但对于非遗相关项目而言,目前投资主体还是以国有资本为主,民营资本的介入尚处在开始阶段。但是,对于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而言,民间资本或许将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而各地的文博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大量增加,势必会有助于解决融资屏障。
十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成就的同时,仍旧面临困难。化解融资问题,发掘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文化精品得到发掘保护,并且将对民族文化的弘扬与文化产业的勃兴发挥巨大的作用。(安仁)
(编辑:肖悦)
好了,关于“文化遗产”非遗十年成功与困难并存的内容就介绍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