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识产权信息珠珠给大家分享带来的《生产不了面板的彩电商何以自我救赎》,如果您对生产不了面板的彩电商何以自我救赎感兴趣,请往下看。
中国彩电行业2013年开年大吉是什么?
答案是:境外液晶面板商被制裁。
貌似振奋人心的好事啊。
作为中国开放性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中国彩电行业迄今还要在自我呼吁和政府庇荫下谋求生存。这种充满讽刺意味的事实,无疑是让人倍感辛酸。
由于垄断占据液晶电视70%成本比例的液晶面板价格,三星、LG、美、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等6家境外液晶面板生产企业遭到国家发改委经济制裁3.53亿元人民币。依仗有上游液晶面板工厂,串通一气,肆意操纵价格,牟求暴利,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这6家面板商当然该罚,不罚不足以安慰中国彩电整机厂家的弱小心灵。
关键的问题是:被抚慰过的灾民,具有自我救赎的能力吗?
基本没有!
经过多年的惨烈竞争,中国彩电市场目前能听到动静的国产品牌也就剩下十几个了,其中具有上游液晶面板生产能力的只有TCL一家,其华星光电8.5代线数月前刚刚达到满载产能。押错宝的长虹[微博]的等离子面板工厂,在全球等离子行业快速衰退之际,对其彩电业务的提振作用愈发有限。其他诸如海信、创维、康佳、海尔等绝大多数没有上游液晶面板厂的国产彩电品牌,完全处于任面板商宰割的状态。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没有核心技术专利,必然被动。落后一定会挨打。这些道理,谁都懂。但是,对于二三十年来一贯在浮躁的价格战、广告战、概念战中谋求“发展之道”的国产彩电商来说,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耗巨资投入到像液晶面板这样数年后才可能见效的长期项目中。
习惯了营销驱动型战略的国产彩电商,普遍没有想过要向技术驱动型企业转型。在它们看来,只有苹果、三星这样的企业才有资格谈“技术”。上游产业?核心技术?这些对于国产彩电商来说是奢侈品。
殊不知,在20年前,三星也仅仅是一个以“质次价低”在全球家电市场著称的低端品牌,其董事长李建熙硬生生地通过“工艺质量提升”、“产品创新”、“进军上游产业”等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使得三星成为今日的国际化高端品牌。只可惜,当年和三星处于同一个品牌档次的国产彩电商,极少有领导者有李健熙那么大的魄力。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极度辉煌的索尼、东芝、日立等日本彩电商,因为没有大尺寸液晶面板工厂,早已今不如昔,被韩国三星、LG抢走了所有风头。底子无比扎实的日本彩电商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中国彩电商。
从2001年到2006年,6家涉案液晶面板商通过联合操纵价格使得很多国产彩电品牌因为经营困难、巨额亏损而退市,甚至于破产。例如,在2006年末时,厦华、夏新、新科等进入液晶电视整机组装领域较早的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暴跌,之后逐渐消失。
之前两年,因为全球液晶液晶面板市场供过于求,液晶面板价格平稳中逐渐下降,这让没有上游资源的中国彩电商日子稍微好过了一些,可耻的投机心理更甚。不过,从2012年年底开始,全球液晶面板市场趋向于供求平衡,甚至于在32英寸等主流尺寸面板上因为供不应求还出现了涨价。
每当液晶面板市场供不应求时,下游整机彩电商的苦日子就降临了。
进军上游液晶面板产业是国产彩电品牌的唯一出路。能力够不够是另一回事,但是,如果没有勇气的话,那只能坐以待毙了。(作者梁振鹏,系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消费电子行业分析师)
(编辑:朱杉杉)
好了,关于“三星”生产不了面板的彩电商何以自我救赎的内容就介绍到这。